在普洱茶语境下的“古树茶”往往显得多面、复杂、不确定、难以捕捉它的本来面目。听得多,品得少,消费者喝得心里“打鼓”,诚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许多时候“古树茶”只不过是装在了“古树茶”的包装里。这也许就是现在的云南古树茶留给消费者的印象。
信任危机的化解之道有赖于多方的共同改变,从这篇小文里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一些被忽略的真实?
大树龄≠好品质
植物学的范畴里并没有“古树茶”一说,“古树茶”一词源自“古茶树”的语境,意指采摘古茶树上的鲜叶加工而成的成品茶叶。
古茶树通常指生长年代相对较为久远的茶树,没有明确的树龄标准,一般约定俗成的是指生长百年左右和以上的茶树。目前对于茶树树龄的测算也还没有科学准确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历史记载、传说或者推算。
古茶树不一定是很大的茶树,有些大的茶树不一定树龄很久。茶叶研究专家虞富连、王平盛在1981年采摘茶果,1982年育苗移栽的茶树,现在树高已超8米多,杆围已经1米多,不到40年已经远超很多人定义里的百年古树茶。
古树茶的流行大概是近十年的光景,伴随着普洱茶山头茶、纯料茶而诞生的新说法。在这之前,茶叶行业并没有任何官方机构以树龄作为定价或者评定品质的重要标准。古树茶的流行源自从下到上的反推,即通过茶商、品茶客、消费者反过来定义的新标准。
2007年,普洱茶遭遇了低谷,一部分厂家为了区分大厂茶,区分拼配茶,另辟蹊径,从山头古树茶入手,开辟了一些小而美的流行,慢慢引领和提炼了古树茶的价值观。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古树茶的年产量仅占全省茶叶年产量的5%。市场上流通的90%的古树茶只是披着一件古树茶的外衣而已,官方机构也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监管和评测古树茶的真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古树茶的树龄和品质不完全成正比,回归到植物学,回归到饮品,实际能感知的口感滋味,实际能检测的安全农残才是选茶的重要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茶的时候先去除茶叶披着的外衣,以实际的感官和体验作为第一出发点。如果茶不好喝,体验不好,自己不喜欢,树龄再大又有何用?不过是本末倒置的盲目跟风罢了。
古树茶:如何相信
以小树茶、台地茶来冒充古树茶,我想这是法律问题,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若是真古树茶,你可以将价格调高,一文钱一文货,仍符合市场规律。然而一旦小树茶台地茶当古树茶售卖,这就不是道德问题了。所以,道德上谴责或嚷嚷没啥效果,天天骂9块9包邮的老班章,不如工商部门将它罚个倾家荡产。
目前假茶太多,还是因作假成本太低所致。每个茶山寨子古树茶价格基本都是公开透明的,随便算盘一打都能算出大概成本,若比成本低得离谱,三岁小孩都知道是假茶。另外,一些作假太夸张的茶,很多老茶客、行业专家一口就喝出来了,为何还堂而皇之在市面上销售,因为作假者不受惩罚,或曝光后罚酒三杯。若没有强有力的法律做这个行业的后盾,劣币必然淘汰良币,真正古树茶最终也会面临灭顶之灾,长远来看将从根本上损害地方经济。
品牌是最好的过滤器,就是一种信任。做品牌的都知道,创立品牌的过程不知砸进多少财力、物力和心力,想想一路都是血和泪啊,因此大品牌是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将百年基业葬送,像那些一线奢侈品牌就很少卖假货。大品牌只要它有底气说自己是古树茶,那就是古树茶。为什么,因为它的背后是法律。它不敢违法,违法的成本太高。当然,对大品牌的信誉考验,最终还是要归到政府的执法部门。
话说回来,某种程度上,假古树茶的泛滥,有时也是消费者培养起来的,很多人手头没钱却爱慕虚荣,甩几十块钱,给我来饼真正的老班章冰岛昔归古树茶,很明显这是自己找“坑”的。据我所知,这样的人群大量存在。
如今的古树茶界,就是因为太混乱,大家不相信茶店,不相信品牌,就自己跑到茶山上,结果吃喝拉撒下来花费不菲,最后买了高价茶,甚至是假茶。原以为茶农家的古树茶总真吧,然而茶农也是人,也会拥抱商业社会的一切。
正常的消费市场永远是消费者、商人和茶农,各就各位,各赚各的钱,不要僭越,一旦越位,消费者买到的将是假茶、商人没利润就会弄虚作假,大家担心受骗干脆不买了,茶农的茶最后卖不出去了。一旦基本契约和信任关系over,假作真时真亦假。
本文节选自
决定古树茶品质的不仅仅是树龄
作者丨山朝勇
莫“妖魔化”古树茶
作者丨南墨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