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北京老茶圈,神秘地流传着一种清代老茶,相传“央视导演喝了后赞不绝口”,“一泡就要16万“,结果却是无中生有的假茶“亿兆丰”。
2014年春,勐库戎氏拍卖会上的压轴冰岛茶王,被一位来自河南开封的神秘买家尽数拿下,相传其背后正是最早进入冰岛村承包古树的那位河南茶商。
说起普洱茶,有北方茶客爱它千山千味,古树本真;也有北方茶客恨它虚假炒作,假茶横行。不管是爱是恨,说明普洱茶在北方已逐渐为人所熟知。
“南茶北上路迢迢”专题的第二篇,让我们来关注下北方普洱茶客的喜好,以及南北市场差异。
踏实肯学,进步飞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普洱茶上也一样适用,在广东普洱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众茶,但在北方的消费品饮,还是主要集中于大城市。
如经济较好的北京、山东半岛、西安、郑州、沈阳、哈尔滨等,也都是普洱茶在北方地区发展最好的地区,也聚集着大部分习惯性普洱茶消费者。
而且北方普洱茶界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对于早期普洱茶在港台地区的低端定位,北方饮用普洱茶的起点很高,这源于南北普洱茶客的最初消费阶层不同。
最早消费普洱茶的北方茶客,多半是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有一定品茶能力,一般也不需要借助藏茶实现盈利,而且学习茶叶知识的能力和动力都很强。
拒绝炒作,接受溢价
北方茶客很突出的一点是,对普洱茶(尤其是普洱老茶)的态度更为崇敬,对普洱茶背后的历史更为尊重,也更愿意用一定的溢价,去买自己心仪的好茶。
比如2014年在北京茶圈闹得沸沸扬扬的“亿兆丰事件”。当时盛传一土豪收购古董时“偶遇”大量清朝老茶,其中就包含所谓的亿兆丰。
风声放出后,很多人都来了兴趣,策划者又趁势报出了16万一泡的品鉴价,吸引了包括某位央视导演在内的众多人物,参加这场秘密茶会。
实际上据一位参与茶会的茶友透露,这款“亿兆丰”开汤时汤色暗浊,堆味明显,明显是刚做不久的熟茶,奈何主办方实在太能忽悠,把大家哄得团团转。
后来亿兆丰就被业内诸多人士辟谣,之后数次复出,也没掀起什么波澜。在一些人眼中这是“人傻钱多”的表现,但其实更说明了北方茶客的学习热情。
而且这也只是个例,陆离身边很多北方茶友的藏茶十分丰富,也没有什么学费茶,大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非常快,踏实肯学,消费能力充足。
其中有一位茶友,每次产品上新时,就必定买进一片试茶,哪怕单片买无法享受批发价也乐此不疲,他戏称自己是“集邮式”买茶,“填坑式”喝茶。
也有一些朋友,或担心口感不合,或经济能力不允许,但学茶欲望也很高涨,因此每当茶品上新时,陆离总是会叮嘱仓库开些茶样,让大家都能低成本试好茶。
还有很多早些时期的北方普洱茶爱好者,现在或加盟经销商,或自创品牌,做起了茶叶生意,这个由“爱好”转"事业"的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北方的市场前景。
名山古树大于品牌历史
北方重现饮而轻收藏,而且收藏也是为了之后慢慢消耗品饮,因此更看重一款茶的性价比,与现在的口感表现。
懂普洱茶口感的北方茶客,其实不算少,但懂普洱茶收藏的北方茶客,就麟角凤毛了,而且很多北方人宁可溢价买转化到位的老茶,也不愿从零开始存新茶。
北方老茶圈总体上可以用“小而精”来概括,圈子虽小,但足够高端,相对于南方茶圈爱聊的投资收藏,行业分析,北方茶圈很多都是专心品茶,认真记录的。
而南方则更含蓄兼收,有日常消耗的中端口粮茶,也有静待陈化的高端收藏茶,低端茶则在广东人的早茶与饭间被大量消耗,消费体系更多样化。
这里主要是因为南北茶客对普洱茶的定位不同,北方茶客买茶是为了喝,因此重视普洱茶的现期品饮性,相对来说,不太看重它的未来转化价值与升值空间。
形成这种习惯的深层原因,是北方茶界对普洱茶的投资和收藏,未来是否有前景,总体上还未形成较为深刻的大局观和未来观。
更何况在06年左右,很多北方茶客都跟风屯过普洱茶,却又在2007年损失惨重,在这方面更加谨慎也可以理解,后面的文章中陆离还会深入讲解这块。
现期品饮大于收藏升值
大部分北方茶客接触普洱茶时,已经是2000年以后,四大国营茶厂的影响大不如以前,在北方市场流通的正品干仓老茶也是少之又少,很少有人能遇到。
而且很多老茶都是自然仓存放,南北仓储观念差异下,北方对这些老茶的认可度总体不如南方。(北京老茶圈成因特殊,不具有代表性,这里暂按下不表)
而南方茶友存茶,很多都是为了以后能升值与变现,因此更看重这款茶的出货渠道和变现能力,在这方面,以芳村和东莞为首的南方茶界有着天然优势。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四大茶厂老茶,尤其是勐海茶厂改制前的老茶,在南方都有稳定的销售平台,和相对完善的价格机制,还衍生出了专业仓储等产业链条。
知识延伸:是是非非东莞仓
南方市场上很多有资本参与的新兴品牌,也会通过资金运作,人为创造出供需平台,频繁交易,通过不断地买进卖出,吸引外围游资入场,以获取短期暴利。
远离核心市场,也远离炒作旋涡的北方茶客,看待普洱茶大涨大跌时也会更加冷静,尤其是很多07年损失惨重的老茶商,大宗买卖茶品时更是相当慎重。
啤酒白酒大于绿茶红茶
普洱茶在北方推广较慢,除了以上这些内部原因上,北方地区产茶少,过去交通不便喝茶少,因而饮茶风俗总体上不如南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北方降水少,多旱地,不适合茶树生产,很多地区也不产茶,规模效应下成本也偏高,总体竞争力也不如南方,这是形成南北饮茶习惯差异的一大客观因素。
而且以前茶叶内销依赖供销社土产系统,来自产区的茶叶需要先从乡镇运往城市入库,再由市一县一乡一镇,逐级流入市场分销,产地直销的风气还没有成型。
因此,本地的茶叶通常只在本地流通,各地茶叶类型不同,人们的喜好自然就有差异,如今不同省市的饮茶习惯,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么形成的。
如今交通更加方便,信息获取也不再是难事,原先的饮茶格局被打破,北方人开始接触到种类多样的南方茶类,其中普洱茶正是在北方风头正盛的茶类。
探寻原由,除了普洱茶本身的口感特性和千山千味外,其实还有一个罕有人知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