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突出普遍价值最高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人类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澜沧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0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涉及惠民镇的景迈、芒景和芒云3个行政村15个寨子1564户6389人,1.84万亩古茶林,有300万余株茶树(其中1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有100万余株),年产干茶270吨左右。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总面积为177平方公里(约26.5万亩),其中遗产区面积72平方公里(约10.8万亩),涉及芒埂、勐本、老酒房、景迈大寨、糯岗、翁哇、翁基、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等10个村寨1306户5303人;缓冲区面积105平方公里,涉及帮改、笼蚌、南座、那耐、芒云老寨等5个村寨258户1086人。申报提名世界文化遗产要素为三片人地关系最显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好的古茶林约1.84万亩,遗产区主要居住着布朗、傣、哈尼、佤4个世居民族,至今仍然保存着语言、风俗、节庆、祭祀等民族文化传统。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9.4℃,无霜期345天。
据研究考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上傣文记载,景迈古茶林的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景迈山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生物多样,和谐共生,古茶林树态遒劲,茶树上生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物。从元代起,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敬献皇帝的贡品,茶叶销往中原地区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曾遭受过人为砍毁、火灾、霜冻等人为与自然破坏,在勤劳傣族、布朗族等先民的不懈努力下,现存活的1.84万亩古茶林,生态长势良好,依旧充满活力。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景迈山古茶林作为文化景观遗产,传统村落与山林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森林植被和古树茶林相依共生、民族文化传承与绿色生态发展相辅相成,是中国作为世界茶起源地、云南作为中国重要古茶树分布区的典型代表。作为茶文化景观这一遗产主题,是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唯一;而其作为延续千年古茶林,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台地茶园相比,也具有唯一性,是填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主题空缺的重要项目。同时,其遗产要素空间分布紧凑、申报范围涉及行政区范围较小,遗产价值及其要素真实性和完整性良好,已基本满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求,遗产地保护工作较易见到实施成效。
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同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名称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2013年5月,在第五届世界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同年5月,景迈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景迈古茶园。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茶叶生产规范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保存完好的茶树基因,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植资源库存。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是挖掘古茶文化的基因库和活化石,是澜沧乃至普洱市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
普洱景迈古山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景迈山古茶林的独特性
五个独特:
独特的见证 见证了茶树从野生到被人工大规模栽培这一对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突出事件,以及千余年来作为世界茶树重要起源地的中国澜沧江流域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传播。
景迈山种植茶的历史已经超过千年。从气温、土壤、茶树根等研究考证约1000年左右。
独特的智慧 朴素的生态伦理、高超的生态智慧、独特的生态系统,使其完全有别于世界上众多著名台地茶园,是全球山地农业发展的典范,人类传统聚落和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盛易祥。
景迈山古茶林从茶树栽培、种植,直至养护等茶树生长的各个阶段均体现了高超的生态智慧。在茶树的种植上,人们利用古茶树与其他树种之间的竞争或依存关系,探索出丰富的茶树种植经验,比如茶树与桂花树等其他树种混种。景迈山古茶林采用独特的林间和林下种植技术,使景迈山古茶林与天然林十分相似。
为了有效防止大风和霜冻、病虫害传播等自然灾害,景迈山的先民们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古茶林。并依照茶树生长习性,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除部分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荫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园。呈现出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草本层的上—中—下的立体群落结构。
独特的文化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独特的、富有魅力的茶文化,从而确立了其有别于世界其他茶文化的独特的身份辨识性而成为世界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洱景迈山地区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依茶为生,在种茶、制茶、卖茶、吃茶、饮茶、祭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在景迈山的传统饮食、民俗风情、民居装饰、婚丧嫁娶、宗教崇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深刻影响着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
以茶为饮、以茶为食、以茶入药,茶叶是景迈山原住民饮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中,品茶是景迈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茶不仅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哲学。
独特的景观 景迈山古茶林自然与文化高度复合,是世界茶园中体现人与自然共同作品最典型的文化景观
景迈山古茶林具有与天然林十分相似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记录种子植物125 科、489 属、943 种和变种。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保护,造就了富集生物多样性,植物种类繁多,各种飞禽野兽数不胜数,一棵树上生活着数十窝,最多为76窝野生蜂群的自然奇观随处可见。这里还是一些候鸟迁徒越冬的栖息地。珍稀植物有金丝楠木、柏木、红豆杉、桫椤等等。苍天古树与古茶共同生长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一方面使物种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