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彩云之南的“白龙须”——景谷大白茶(2)
2020年02月01日

彩云之南的“白龙须”——景谷大白茶(2)


二是独特的品种特色品质。景谷大白茶,属地方群体品种。植株乔木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叶色绿、长椭圆形,叶片特大,叶面隆起,叶肉肥厚较软,叶身内折,叶脉明显、9~13对,锯齿锐而浅,叶柄、叶背均有茸毛;春季萌芽晚,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是制白茶、红茶、绿茶、晒青毛茶的优质原料。景谷大白茶品种加工的白茶,芽壮叶肥大,银绿披毫,匀润;毫香显,鲜爽持久;汤色浅黄清亮;味清鲜、甜醇;叶底嫩匀。其内在品质水浸出物≥35%,茶多酚≥20%,游离氨基酸≥1.5%,总灰分≤5.0%。
三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产品特色品质的关联度。景谷大白茶种植于高海拔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茶树长期处于漫射光的照射下,芽叶肥硕,氨基酸含量高,品质鲜爽持久;种植区的土壤是云南大叶茶树最适宜的土壤类型,有利于茶树根系对多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于茶叶生化成分的合成,茶汤滋味浓厚、甜醇。             (二)加工工艺。景谷大白茶是制白茶、红茶、绿茶、晒青毛茶的优质原料。加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工环境符合GB/T14881-2003的规定。
白茶初制加工流程:鲜叶→萎凋→干燥(晒干或低温烘干)→包装。
紧压白茶加工流程:白茶散茶→筛制→蒸压→干燥→检验→包装。
四、景谷大白茶产业发展展望
到2025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心两区三基地”(一心即大白茶市场流通交易中心;两区即重点生产加工区和茶旅融合发展区;三基地即民乐镇、景谷镇、永平镇三个有机白茶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景谷大白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成功创建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白龙须”品牌初步打响,景谷大白茶种植面积达20万亩,综合总产值实现50亿元,初步建成“三心”(云南省大白茶生产加工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易集散中心)。
初步建成云南省大白茶生产加工中心。景谷大白茶种植覆盖十个乡镇,加工基地以景谷镇、民乐镇和永平镇为重点。力争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家庭农场50个。
初步建成云南省大白茶研究中心。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搭建景谷大白茶全产业链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引进2-3个科技创新团队。配套完成景谷大白茶信息服务中心、景谷大白茶博物馆和景谷大白茶品鉴中心建设。
初步建成云南省大白茶交易集散中心。新建全县茶叶交易集散中心,形成以县茶叶交易集散中心为核心,镇域景谷大白茶加工交易市场为节点,茶店、茶坊等为补充的市场流通格局。推动景谷大白茶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到2035年,景谷大白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全县景谷大白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综合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白龙须”成为市场知名品牌,一批龙头企业共享品牌创建成功,产品体系丰富、产品高端化。“三心”(云南省景谷大白茶生产加工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易集散中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景谷大白茶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和茶农、茶企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撑,景谷县成为云南省有机大白茶产业示范区。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485704_175112629122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