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道法自然 浅说云南大叶种白茶工艺
2020年02月01日

道法自然 浅说云南大叶种白茶工艺

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序最朴实自然:摘下茶青,不炒不揉,只有萎凋和干燥这两道简单的步骤。一边是云南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另一边是白茶市场多元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白茶的制作工艺紧密连接着两端,是发挥云南白茶优势的杠杆。

开始追寻没有边界感的白茶

随着多元而个性化的消费驱动,如今大家越来越喜欢那种没有边界感的白茶。

没有边界感的白茶,指向的是适制品种与相对应工艺体系的完美搭配,也是消费者所追寻的天然之作的味蕾享受与情感寄托的双重盛宴。

“绿红黄白青黑”在中国传统颜色中刻录着不同的意义,当以这些色彩之名言说几大传统茶类时,白茶中寄托着先民自然朴实、清爽留白的农业生活智慧。

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序最少、朴实自然:摘下茶青,不炒不揉,只通过萎凋和干燥这两个简单的步骤,让茶叶失去水分,饱含道法自然的茶香,满披白毫而泛银白灰绿的干茶上也依然留存着茶叶曾奋力生发的生命痕迹。

萎凋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和核心工艺,在制茶实践中,主要是通过控制摊放鲜叶的厚度、时间、通风情况、环境等具体因素来影响生化成分的变化,如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与糖类含量增加、带有花香感的特有香气物质形成等,从而获得白茶最终品质的呈现;干燥是白茶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除了挥发多余水分、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还能使茶中的青味和苦涩物质进一步转化,干燥的方式也较多,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参数而进行选择,也会综合考量上一步萎凋工序的具体情况。

近些年,新工艺白茶加工中出现了轻揉捻的工序,主要以轻压、短揉为特点,相关研究表明,该道工序有利于增进白茶的汤色和滋味。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作为世界茶源的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在这里,更多的茶树品种通过适制性试验被证明是适制白茶的原料,比如鲜为人知的英红9号,是从云南大叶群体中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大叶茶树品种,芽期早、适制性广、品质优异、增产显著;还有景谷大白茶(又称秧塔大白茶),其在历史上就是用来制作白龙须贡茶的原料,其制成干毛茶后,芽头肥硕,白毫密披,气味悠香,滋味醇和回甘而耐泡。

曾培育出云抗10号、雪芽100等优良品种的肖时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南大叶种具有芽头大、耐泡、香气足、内含物质丰富等特点,发展白茶产业优势明显。此外,大叶种本身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在云南不同产茶区,茶树又细分有许多品种,有专门的白茶种,也有其他众多的大叶种,涵藏着多元的白茶风味潜质。

一边是云南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细分种类繁多的茶树品种,另一边是感官评审主导下消费端多元的需求,白茶的制作工艺紧密连接着两端,是发挥云南白茶优势的杠杆。

如果要让云南白茶有当下自己的话语权、品牌影响力,理应跳出月光白的这份简单浪漫来重新解构云南白茶,找到云南白茶的专属工艺体系,是一件迫切而有意义的事。

云南白茶工艺

从复式萎凋说起

萎凋、干燥,白茶加工工艺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加工工艺和参数的细微不同会明显地影响白茶品质。

一般而言,白茶的萎凋方式大致可分为自然萎凋、复式萎凋与加温萎凋等三种。自然萎凋(日光、室内自然萎凋)最传统,一般要求室内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70%~80%,但所需时间较长,且容易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品质不一。

云南传统的月光白可以归类到自然萎凋的方式中,叶面呈青黑,叶背呈银白,芽豪显白如弯月,其反应出的是月光白较为纯朴自然的制茶方式,茶农们将茶叶采下,不炒不揉,直接摊放在外,进行着萎凋的雏形工序,干燥后便制成。据传说,正因为摊放在月光下,才有了“月光白”之名。

几大茶类中,白茶因其较为简单的工艺,是天然之作。

一般在制作白茶的过程中,天气因素的不可控与对规模化、稳定性的追求,让人工干预成为了重要的环节,比如加温萎凋在目前很常见,这种萎凋方式的实践方法很多,如设热风管道加温、设空调间与除湿机、设远红外线碳纤维茶叶专用板萎凋……供热方式的不同对白茶品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但不论怎样,过多的人工干预其实难免让白茶不断背离着道法自然、天然之作的路线。

在纯朴工艺和人工干预之间,大家对“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生晒不炒不揉为佳”的日光沐浴的白茶有执着的追求,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使用,便是复式萎凋的出发点。

相关科研结果表明,复式萎凋法加速水分蒸发,促进萎凋叶内部生化反应的进行以及化学成分的转化,对于白茶香气和滋味物质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白茶品质,而对于云南来说,复式萎凋中所涉及的日光光照优势是明显的。

不同的萎凋方式,本质上主要是对萎凋时间、摊叶量及其均匀度、光照、湿度、温度和气流等因素的控制,这些因素目前基本都被云南白茶企业纳入自己生产体系的参照中。

景素茶文化公司(下文简称“景素”)早在2016年进入云南白茶的领域时,就选择在市场价格层面对标国内顶级白茶工艺,总经理贺海善解释,对标不是仿制,是希望能够针对云南大叶白茶品种茶多酚含量高、高海拔低纬度、早晚温差大的地理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做出云南专属的优质白茶,走出和国内其他白茶更具差异化且专业化的路线。

在景素位于昆明老街的茶馆中,贺海善拿出了三款不同的云南白茶产品,茶青分别是芽茶、芽叶茶和叶茶,萎凋程度各不相同,萎凋方式都借鉴了复式萎凋,三款茶原料虽然同来自云南,但因为品种的差异和相应工艺的细微调整,呈现出了各有千秋的白茶风味。暖阳中,煮水品茗,正如产品开发团队对茶品的定位,“云白1840”清香雅致,“花香白茶”如置身花海般舒畅,“老白鱼”的香已经溶于茶汤中,醇和持久,似有山野之韵。贺海善分享:“云南的一大特点是海拔高,纬度低,昼夜温差大,酶的活性很难控制,要想做出理想的云南白茶,其实对工艺的要求很高。复式萎凋是一种借鉴,更多的是对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多种因素的严格控制。”

景素对云南白茶的探索只是案例之一,其他如已生产白茶产品多年的茶马司景谷茶厂、白龙茶业、秧塔大白茶公司等众多来自景谷的茶企,以及云南白药红瑞徕、柏联普洱、津乔普洱、吉普号和大邦白茶等企业,都纷纷推出了云南白茶产品。

不难发现,一款优质的云南白茶背后,以感官评审为出发点,其间少不了原料的精心选择与相对应工艺的不断实践与提高。目前大多云南白茶的制作工艺都会借鉴复式萎凋,努力发挥云南大叶种茶叶资源的优势,建立起丰富和有层次的云南白茶品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