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专家秀:蓝增全:古茶树资源守护人
2020年02月01日

专家秀:蓝增全:古茶树资源守护人

蓝增全教授生长在被称为“普洱茶第一县”的著名茶乡——云南勐海,因此,他大学选择了“茶叶专业”,从此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工作之初,服从组织安排,从事了很长时间的管理工作,但从未离开过茶,心系茶叶,作为一名茶人,深知林业大学在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上的责任与使命,几十年秉持“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的西林精神,带领团队爬茶山、进森林,开展古茶树和茶生态考察,整合各方资源,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首次从科研角度理清了中国古茶树资源现状和分布特点,凭借一份执着,一份情怀,组织申报成立了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争取各方支持,建成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馆,搭建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古茶树科研平台,开发了中国古茶资源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科普推出《古茶树世界》和《茶问茶说》,编制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古茶树》,建言并已启动省级古茶树保护立法……,致力于古茶树保护事业,一直积极探索和实践。

人物档案

蓝增全(生于1963年),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2002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西双版纳州科学技术委员会从事科研项目管理;1988年至今在西南林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生态茶学(森林茶)研究中心主任;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茶产业专家组成员;云南省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国家级评茶员(茶艺师)高级考评员。

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项;主持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1项;主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古茶树》行业标准编制项目1项;负责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古茶树科研平台建设1项;主持云南省社科科普重点项目《古茶树世界》1项;主持云南省重大专项“云南生物数字化--古茶树数字化”课题;参与多项国家、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书3部,参编书5部。

01打基础,顶层设计

蓝教授团队在广泛调研,完成《澜沧江流域茶生态文明发祥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澜沧江孕育茶文明”的观点,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澜沧江孕育茶文明》一书。澜沧江孕育的茶文明,似“星星之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中原,传播到游牧民族地区,使茶的物质与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直至传播到世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茶文化所倡导的以“和”为核心精神的文化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星火相传的文化精神,与当今生态文明的思想和生命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源泉。

积极推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行业标准《古茶树》标准的制订。早在2016年针对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上的混乱,蓝教授团队从专业的角度向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制订古茶树行业标准,规范古茶树保护利用各种行为的建议,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西南林业大学签订了“古茶树标准综合体” 林业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合同书(编号2019130004-149),经过努力,2020年西南林业大学牵头,国内十余家单位参与编制的《古茶树》行业标准通过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北京组织的专家评审,2022年已完成公示,即将发布实施。

组织申报成立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2018年9月28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由西南林业大学牵头成立了“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是第一批获批的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之一。联盟联合了11家创盟机构,吸纳了15家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全国主要从事古茶树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从事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企业,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平台。

积极建言推动古茶树保护立法工作。2019年云南省高校新型智库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智库,向政府建言《将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纳入法制与科学的轨道,彰显云南“世界茶树原产地”地位的亮点》,2022年云南省人大将古茶树保护立法列入年度计划,受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委托,西南林业大学接受了《云南省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起草任务,在学校的重视支持下,蓝教授率领团队正在调研起草,条例的出台将使云南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步入法制轨道。

2017年精心组织申报,获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科研平台专项项目资助400万元,初步建成古茶树科研平台,改善了古茶树研究的科研基础条件,集全校科研力量,正在构建古茶树研究团队。

2020年主持云南省生物数字化重大专项子课题《古茶树资源生物数字化》,在已有研发的基础上,构建完善了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和重点茶树实时监测系统,为实现古茶树信息的公开透明,古树茶可追溯奠定了良好基础。 

02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2021年,蓝教授参加了COP15云采访《片树叶的景迈山之旅》,阐释了“人-茶-林”和谐共生关系,是COP15中唯一的茶主题采访;接受云报客户端“强国有我”专访“从一片叶子的神奇旅程看云南靠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参加云南省旅游研究院直播“古茶生态文化赋能茶产业”;参加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云岭大讲堂,在云南省图书馆和普洱学院开讲云岭大讲堂开讲“走近世界名茶古树”和“澜沧江孕育茶文明”;接受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采访,就古茶树拍卖发表评论。

2020年蓝教授团队在前期调研、总结、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布展建成《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馆》并运行,成为世界唯一全面系统展示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数量及分布、典型古茶树和典型古茶生态系统,澜沧江孕育茶文明,古茶树资源与产业发展,集实物标本、实景图片和视频相配合的综合展览。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接待参观数千人次,得到社会各界赞誉,为彰显中国在世界茶树原产地地位,茶文化发祥做出了贡献 。2022年“古茶树资源馆”被云南省社科联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2021年主持完成了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科普项目《古茶树世界》编写工作,目前正申请正式出版;为宣传古茶树科普知识,增强人们保护古茶树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蓝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发表“盲目追捧野生茶不可取”,文章主要从如何厘清概念,把“树”和“茶”分开,“古茶树”“古树茶”和“野生茶”的概念和分类等方面详细作了解释,并提醒大众野生茶虽备受追捧,却不可盲目追求。文章还介绍了目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围绕现存的乱象和问题就如何保护和利用野生古茶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