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地处云南省最南端,东南西南部以分水岭与老挝接壤,西部隔澜沧江与缅甸相望,北部西北部与景洪县相邻,东北部与江城县毗连。
易武乡辖易武、麻黑、纳么田三村委会24个自然村和34个村民小组,有彝汉瑶傣苗等13民族,少数民族占80%,土地总面积345.6平方公里。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除攸乐外其余五座都集中分布在境内的象明、易武、曼腊三个乡镇。
易武的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的地方”,茶叶,从古迄今都是易武古茶乡经济建设不可替代的传统支柱产业,历来是乡政财和各族农民主要的经济源泉。
勐腊是普洱茶的发祥地和滇藏茶马古道的起始源头,茶叶种植、贸易的历史悠久,自唐朝起,象明、易武茶山的就开始与州外进行茶叶贸易,兴盛于整个清代。尤其在清朝中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计》中说: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清朝雍正年间,象明、易武所产的被定为“贡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朝廷“动支银一千两……思茅同知领银承办”。
雍正七年划归普洱府(1729年),易武茶山成为普洱府贡茶的采办地。盛易祥。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所产普洱茶就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中印、中尼、中锡边境。为了便于骡队马帮的运输,清道光年间铺设了从思茅关至倚邦、易武240公里五市尺宽的青石路、贯穿于六大茶山。
为扩大茶叶贸易,官府和茶商还联合开辟了一条从易武到老挝、转越南、走南洋的“茶马道”。茶商马队纷纷前来易武,终年驮铃回荡,商旅塞途,造就了易武历史上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的兴盛景象。今天的古道上,那一段段残破的青石板路仍清晰可见,房基、石道上残存的浮雕、石碑、匾牌和古茶庄遗址等,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已消亡的历史……
清末民初,由于朝代更替、战乱频频和普洱茶生产、贸易中心的转移,导致了这个茶马古镇的传统普洱茶生产逐渐衰落,尽管如此,民间仍少量保留了按传统普洱茶工艺加工茶叶的家庭作坊。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易武乡历届党委、政府一直茶叶作为山区主导性产业培植,近20年尤其是当地传统普洱茶产品和大茶树茶叶走俏国际市场,促进了茶叶产业的迅速恢复发展,势头强劲。
2005—2008年左右,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队勐腊组,经过一个多月对易武、象明、曼腊、瑶区、尚勇等乡镇古茶园、古茶树的实地普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走访、座谈后,认为勐腊县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及古茶茶区,生产历史悠久,有较丰富地生产、技术经验,著名的古六大茶山生产的普洱茶远销海外,是名符其实的普洱茶故乡。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