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零基础如何学习普洱茶?
2020年02月01日

零基础如何学习普洱茶?

最近有茶友在微信上咨询挽月:“我是个普洱茶小白,身边的人都不爱喝茶,我也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对象。像我这样的没有基础的小白,要怎么学习普洱茶?”

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加深,普洱茶的影响力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提升,零基础如何学习普洱茶?也成了很多新茶友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就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讲,喝茶的人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三种需求。

这三种需求导致各自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不同,就是养成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往往把它们交叉起来说,混为一谈的时候就会发现彼此有很多矛盾和对不上的地方。

一、新茶友的需求

第一个阶段,新茶友阶段,就是我们说的普洱茶小白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你要真真切切的去体会一款茶,学习一些跟普洱茶相关的基础性和概念性的知识。

比方说普洱茶的定义,最起码你要知道普洱茶它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

并且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特殊的品质特征的一种茶叶,然后根据它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这两种类型。

这时候你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学着去判断一款茶,包括它的香气是高扬的还是沉稳型的,茶汤是饱满的还是寡淡的,并且尽量从这些微小的感官体验中去体会快乐,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整个感官体系的平正规矩。

我们说学习普洱茶难,其中很大的一个难点是在于辨识信息的真伪。

在历史上,普洱茶的原产地跟中原文化发达的地区距离非常远,万水千山,大家在考虑一下当时的交通条件,所以普洱茶直到明清的时候才被普遍认知;

再一个是,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非常少,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普洱茶历史文化的书籍,在内容上可能都比较单薄,这也是因为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去考证。

这就给大家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带来了很多误区,所以我们做茶人是要亲自去茶山,去看、去尽可能多的了解每一个地方的历史。

二、普通茶客的需求

第二个阶段是普通茶客的需求。

当你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某种品鉴标准和方法论,那么需要的就是以普洱茶为钥匙,去打开整个茶背后的文化以及传统。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需要随着每一款茶,去了解它的生长环境、工艺,传承的历史,还有各种茶之间的差别。

比如说曼松,进王子山需要徒步八公里,而且一直是上坡,曼松的茶树很多都是放养,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路。

我们走到半道上,带路的茶农姐姐要用砍刀披荆斩棘,才能开出一条可供人行走的路来。走到后面我们已经出了一身汗,双腿打着颤,非常疲累,也只能看到一棵筷子粗,上面挂着5、6片小叶子的茶树,而这棵茶树已经生长了8、9年。

茶农姐姐也特别无奈的告诉我们说这棵树似乎比它种下去的时候更小了,因为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源,都非常不适合茶树生长,在这里茶树想要存活长大,它就必须战胜自然环境,树根深深的扎进土里,树干使劲向上生长。

曼松茶生长非常不容易、周期很长。但也正是得益于这样顽强的生命力,使得他拥有非常独特美好的香甜。

等你了解了这些背景,拿到曼松茶再去喝它时,你才会去珍视它的那份香甜。这也是我们所说不仅要有得到的勇气,更要有赏玩的能力。

三、茶人的需求

茶人的需求,这个我们所说的第三层需求,事实上,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并没有规定过任何一类群体为“茶人”,它是一种技能以及被崇尚的方式。

但一件事情要是到了专业的层次,那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突破。比方说茶品在各个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唐煎、宋点,从明代至今以来以冲泡为主。

每一种饮茶方式的出现、变化都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你要是脱离了政治、经济、文化去单纯地讨论茶,这个肯定是不成立的。

那么像这两年红火起来的柑普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柑普茶它是用陈皮加上有一定陈期的宫廷级熟普,做成的一种口感甜润冲泡很方便的茶饮。

它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践它能不能长期存储、它会不会“越陈越香”;

再一个就是现在普遍的也是传统的对普洱茶的追求是清饮,所以很多老一辈的茶人对这种形式的茶是比较反对的,但是柑普茶一问世,年轻市场对它的认可度是很高的,很多人喜欢柑普茶清新甜爽的果茶香。

所以说如果你要是单纯的批判它、把传统的标准拿来要求这个追求创新追求突破的群体,是很不公平的。

这三种需求也是我们觉得对普洱茶学习的三个阶段,可能每一个阶段往上走的时候,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打破,它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

就像你很难站在山脚就去想象山顶的风光,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来源:南茗佳人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20619053845116.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