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以其为原料制成的形状、规格不同的紧压茶。
普洱茶制作工艺为,鲜叶采摘、揉捻、晒干,此时称晒青毛茶,也叫滇青。
但刚制好的毛茶茶性很烈,不适宜品饮,没有形成普洱茶独有的香气与韵味,所以要经过后发酵工艺处理。
而根据发酵工艺不同,又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
生茶即将毛茶蒸压成紧压茶后自然存放,自然转化而成;而熟茶则是经人工渥堆后再蒸压成紧压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早在西周时,茶树已传播到巴蜀之地,武王伐纣后,巴国将茶叶作为贡品进贡周王室,“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战国末期,秦昭襄王灭蜀,“始有茗饮之事”,此时茶才从西南传入中原。
虽然云南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但在历史上,云南属于“极边之地”,以至于茶圣陆羽也未能在《茶经》中记载云南茶事。
云南茶现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陆羽一百余年后,樊绰所著的《蛮书》。
其中提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其中提到的银生城,即当时南诏的银生节度,主要管辖当今的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区,产的茶叶称“银生茶”。
之所以是“散收,无采造法”,主要是那时云南制作工艺落后,没有唐朝内地的团茶、饼茶等。盛易祥。
这种落后的生产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才有所改善,明朝实行屯田后,将内地的制茶技术带到了云南,改善了散茶工艺,逐渐出现了杀青、揉捻、晒干等晒青毛茶加工工序。
之后,逐渐出现了饼茶、团茶、沱茶、砖茶等紧压茶。
同样,普洱茶一词最早也出现于明朝。
普洱是哈尼语,意思是水湾寨。
商周时属产里地,西汉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至南朝隶属永昌郡,隋代时为“濮部”,唐时属南诏国银生节度为“步日睑”。宋代时,步日睑改为步日部,元称普日部。
明洪武十六年改称“普耳”,万历年又改称“普洱”,普洱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此后,普洱茶的名字开始在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
明万历年间进士谢肇渊在云南任职时,于《滇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是普洱茶首次出现了明确的文字记载。
清朝时,普洱茶已经名满天下,“味最俨,京师尤重之”。
自雍正开始,普洱茶正式成为贡品,供清廷御用,并出现了“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习俗。
如今,普洱茶具备“一山一味”“一年一味”的丰富风味以及越陈越香的特色和“香、甜、甘、苦、涩、津、气、陈”的品质特征,而成为诸多茶客心中最终的归宿。
参考资料:
1、《云南普洱茶产地及其历史变迁》,陈红伟,《中国茶叶加工》2001,(4)45~46;
2、《略论云南普洱茶历史变迁》,徐茜、薛玉,《文化研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