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茶叶的挚友。为了造出更好的茶,有了越来越多科技化的方式,然而一些古老的秘方才能让茶叶获得更好的口感。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被时间制造出来的茶叶,除了传统技艺的作用,还有一 种秘方——蕴藏着滇红人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蕴藏着滇红人对世道人心某种特殊的感触。
赵增庆是一位滇红评级师,从 1979 年 10 月进入凤庆茶厂工作,至今已经 42 年。“儿时看父亲收购毛茶,觉得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但是由于父亲管理严格,我不能碰及。”就是这种让赵增庆魂牵梦绕的工作,让他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滇红人。赵增庆说父母这一代人靠吃茶叶饭 生活,养育了他们七姊妹,其中四人都传承了“滇红事业”。
赵增庆的父亲在滇红茶叶事业上奋斗了一生,从 1944 年成为第一批茶叶练习生到茶叶技术员,再晋升为负责毛茶收购审评员,34 年的滇红毛茶收购审评主评工作让父亲对稳定提高“滇红”茶叶品质做出了积极贡献,规范了茶叶在生产、加工以及管理等方面获取最佳的秩序和效益,肩负着云南大叶种红条毛茶收购标准样茶的制样重任,成为了有名的“茶叶技师”。如今,赵增庆的哥哥赵增荣在奋斗了 36 个春秋后也已从滇红事业退休,是滇红第三代茶叶拼配师和高级茶叶工程师,姐姐赵增慧则是创建滇红档案管理先进个人,在滇红档案管理晋升为国家二级先进企业的申报时,成为了传承“滇红”文化的传播者。
在赵增庆看来,“滇红”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着子承父业的传统,传承滇红茶叶品质、弘扬“滇红” 文化就成了她们这一代“滇红人”的责任。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赵家一门几代人作为“滇红”的缩影,在时间的长河中见证了滇红发展的历史。
赵增庆说:“滇红茶本身没有什么秘密,就是从上一辈传承下来,掌握好品质,在实际工作当中,通过自己制茶掌握的程度来稳定品质。”
42 年前,赵增庆什么都不懂,那是他第一次认识茶叶。19 岁时赵增庆便下乡到华丰初制所学习茶叶的初制技术,那年同去的 5 个新人现在还有 3 个留在公司。赵增庆说:“我们滇红这代人的童年记忆很美好,刚进入茶厂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所有的员工早上就有早餐提供,当时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茶叶这个行业是一种幸福,俗话说‘头等姑娘嫁茶厂’,当时作为行政人员有着满满的自豪感。”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增庆回忆起自己刚入行时的生活:“那个时候学习非常艰苦,12 小时的工作制,每个环节跟师傅学,还要单独让 5 个人做一批茶。”从鲜叶到毛茶完整开始做一批,销售以后等两个茶季就毕业,全县 108 个初制所,一个人负责一片区域,还要担任全县的技术指导。赵增庆说师傅要求很严厉,对于初制加工的产品质量的把控很严格,什么时候该揉捻,什么时候该萎凋都要靠初制所主任来安排,按照工艺来生产加工。毛茶是什么质量什么等级什么价格就要按质论价、对样评茶,好茶好价、差茶茶价。在毛茶收购比较紧张的季节,3 个审评人员坐下去,一天到晚都是评茶,两点一线就是上班回家。
在茶叶质量审评的法则里,标准重于一切。赵增庆怀着对茶叶的理解,在几十年的工作里寻找着审评茶叶的灵感。“我是它们的大法官,不要同情不要怜悯,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我要把它们一一分级。干看外形,湿看内质, 六级十二等,靠我 16 岁入行、接替父辈的传承。”
嫩度、净度、条索、色泽,每一步的评级都很关键。茶叶的嫩度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条索主要看条形茶的外形,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净度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在赵增庆眼中,乌黑油润、条索紧结完整、内质红艳明亮、香气持久、滋味醇和、叶底明亮的才是好茶。茶叶的质量是所有滇红评级师的头等大事,而评级的能力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1982 年,赵增庆就开始学习毛茶收购审评技术,在不同级别的审评培训班中学习到了茶树栽培、茶叶初制加工、毛茶收购审评和评茶计价等专业知识,39年的评级经验,赵增庆不遗余力的为所有消费者进行茶叶的辨别。
茶叶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180多个250ml的5g 的 茶碗,场面很壮观,普通人闻多了都会头晕,但是味觉和气觉是相对应的,我做这项工作做了 20 多年。”赵增庆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时间的认可,辨别各类毛茶品质的优劣、解决茶叶技术上存在的疑难问题都已信手拈来,而这种努力的品质正是“滇红人”的品质,更是“滇红”走向世界的秘密:人品决定品质,品质决定生存。
赵家一门几代茶人的历史,就是滇红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路程的见证,是一点一滴的历史积淀。赵家人对滇红的忠诚和传承,来自于家庭的优良传统,也来自于滇红悠悠的文化影响力。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滇红茶人和无数的滇红世家,才奠下了滇红得以辉煌的基石和经久不衰的品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