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凤栖于梧: 滇红匠心,砥砺前行
2020年02月01日

凤栖于梧: 滇红匠心,砥砺前行

 《魏书·王勰传》曾言“凤凰非梧桐不栖”。而在云南澜沧江腹地,也栖息着一只艳丽的凤凰。
吹箫引凤——战火岁月的红
2014 年“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滇红集团为唯一传承保护单位,法人代表王天权为第四代 “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代表。
谈起“凤”栖滇地,王董告诉我们,要从抗日战争说起。彼时,“七七事变”日寇南下入华,战火绵延,东南各省茶区茶叶产量受到破坏和制约。而民国政府在法币事件后,疲弱的经济和全球对中国红茶的需求使得当时的中茶公司奉命到西南大后方开辟新的产区。中茶总公司派专员郑和春和技师冯绍裘一行翻山越岭抵达顺宁(今凤 庆)。随即在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试制样品,便有了如今滇红茶的雏形。

购买云南最好的凤庆滇红茶请点击购买>>>>>>>>>

据“凤”牌的老者们回忆,冯绍裘当时基本上是按制造“祁红”的工艺来操作的,再结合当地传统的制茶习俗,其间根据大叶种茶的性变,也作了一些工艺上的改进和创新。所以“滇红”被誉为既有祁门红茶之香气,又有印度、锡兰红茶之色泽。1938 年 12 月 6 日,当时的民国政府中央 经济部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建云南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旨在顺宁开发红茶生产,取道滇越、滇缅出口换汇。第一代“滇红人”秉承救国与传统茶艺的初心,使滇红茶随即成为特殊时期的救国经济产物。1939 年生产的 16.7 吨“滇红”经香港运销伦敦立即产生轰动效应。中国的“滇红” 与印度、锡兰的大叶种红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主流。
冯老先生“吹箫引凤”,让第一代滇红工艺扎根云南。这只“凤”栖于云南这棵健硕的“梧桐”之上。精心制作的“凤”牌,跨过青龙桥,带着茶马古道的积淀一跃而起,成为一抹 艳丽的红色。
凤鸣茶山——匠心源于工艺
“滇红盛名在于浓、强、鲜的特色。” 王天权说,滇红的匠心不仅是对茶叶负责,更是对喝茶人的负责。
三月伊始,晨曦刚越过澜沧江,茶树上的晨露还未睡醒,浓郁的香氛如羞怯少女,在阳光的温暖中亟待绽放。茶农们坚信千百年来的法则:这是茶树汲取精华的最佳时刻。
正所谓“凤凰非梧桐不栖”,在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凤庆、勐海、临沧、双江县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 1000 米以上。亚热带的气候,使得年均气温氤氲在 18 ~ 22℃,年积温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年降水量1200 ~ 1700 毫米,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其地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土壤肥沃,致使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 5 ~ 6 片叶,仍质软而嫩,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除了云南的典型特殊产地,作为传统制作工艺中较为苛刻的茶类,滇红对茶外形有特定规格,光泽匀称,身骨厚实。冲泡渐红,泡孕汤色红艳明亮,兀起金圈,滋味浓强,富有鲜明口感及鲜香,叶底红匀亮丽。如若加牛奶仍有浓厚的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茶制作技艺,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加工完成。将刚从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 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将茶叶进行手工揉捻;将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器皿里发酵;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苹果香味(或花香味),再把茶叶放到竹编烘笼里烘干,完成第四道工序——干燥。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拿捏得非常准确,制茶师傅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这些,正是滇红这一传统工艺的灵魂所在。
涅槃新生——在传承中变革
诚如《孟浩然集序》所言:“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2006 年 10 月,王天权通过凤庆茶、糖联姻实现强强联合,重组滇红集团。通过管理改革、营销结构调整、茶园 基地建设、实施滇红整体技改搬迁及品牌建设等措施,实现了滇红集团的成功转型。加大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保证传统制作技艺的全部过程和内涵的同时,突破难关实现了现代工业化生产红茶,将部分手工操作换成了机械操作。
滇红集团下辖的茶叶科学研究院有着 40 多年的历史,茶树良种资源圃保存有世界各地 800 多个茶树优良品种,征集保存了 1500 多份茶树育种材料,实实在在成为世界茶树种质基因库。
王天权之于滇红传统工艺,保留了一颗匠心,传承着一种精神,更在发扬一种文化。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时至今日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云南悠久的制茶历史,得冯绍裘老先 生“引凤入滇”,独居滇南“梧桐”,时下也秉持匠心结合科技涅槃新生。
又是一年滇红清香季,茶农们又 一次让其浓郁茶香在云南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它娇艳欲滴的美丽成为人们口中芳物,让这种美丽的味道刻入云南的记忆。
来源:滇红集团  文: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