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六个普洱茶错误认识,来看看你信了几个?
2020年02月01日

六个普洱茶错误认识,来看看你信了几个?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目的的错误引导;一种是无目的,但片面的说法,久而久之就形成至今流行的一些对普洱茶错误的认识。让很多朋友选茶,喝茶,都以此为标准,渐渐走入误区。
以下是六个常见对普洱茶错误的认识,看看您曾经,甚至现在,是不是也深信不疑过。
1,野生茶最好
没有人工干预的普洱茶野茶树,古茶树等是最自然,最野的,有的朋友开始喝普洱茶就是受它“野”的诱惑,这个没有错。但之后或受引导,或自我意识的认为,古树茶就是大山里的野生茶树,越野越好。
其实云南茶树种类很多,普洱茶古茶树指的是百年以前,古人种植遗留下来的茶园。种植时期主要集中在清朝,明朝,以及部分更早的时期和之后的民国时期。之所以古茶树又有野放茶树,抛荒茶树等概念,是由于在清末之后,大部分古茶园都被遗弃,直到前几十年间才又逐渐找回。
西南大山里虽然有很多庞大的全野生茶树群体,数量比古茶园数量都大,但野生茶大部分苦涩不化,有微毒,不适合品饮,适合品饮的大部分品质也不如古树茶。
2,大雪山古树茶长在雪山上
市场上很多茶店都有一个茶“大雪山”,很多不太了解的茶友喝茶就认准“大雪山”,认为海拔高,空气好,并且幻想着大雪山茶的茶树生长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一问喜欢的是哪座大雪山茶,不知道,难道大雪山还有几个?
对于“大雪山”茶的概念,并不定是茶树长在很高的山上,更不是雪山上,而是常见的傍山头概念,如临沧境内有三座大雪山,山腰至山脚周边范围内的茶,都可以说是大雪山茶。
茶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苛刻的主要条件是,土壤,气候,水分等。不是只以海拔论茶品,只是按常理来说海拔高,人烟少的高山上环境更好,茶树能更自然的生长。海拔高到一定限度以上,冰天雪地,是不能存活的,现云南古茶树最高的生长海拔为2500米左右。
3,纯料茶比拼配好
纯料是一种概念,一种情怀,追求纯料没有错。但出于品饮需求,经济价值考虑时,不需要太在意,好喝,耐存储,转化好,就是好茶。
纯料的定义一般是指同一茶园采摘的茶。但有性茶树品种容易变异,且很多茶园茶树种植时期不一,很多有大小树混采情况等。因此,绝对纯料只有古树单株。
拼配茶≠原料作假,有山头拼配,等级拼配,季节拼配等。目的在于优势互补,或取长补短,形成1+1大于2,拼配也要讲经验技术,拼配不当的茶体验不会好,价值也就上不去。而拼配成功的茶时常能拼出意外的惊喜。很多小树茶,经过拼配后汤质更浓郁。
4,苦涩是茶气足,是霸道
许多身体好的朋友认为自己应该喝茶气足,滋味足,霸道有力的茶,拒绝娘娘柔。因此在品一个普洱茶时先看它苦涩足不足,够苦够涩立即大呼“正合我意”。
虽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但同时苦涩不化也不是好茶,苦涩而无厚度也不是好茶。许多台地茶,滋味苦涩,容易被经验不够的茶友误认为是茶气足的茶。一个茶气足,霸道的茶,厚度,回甘,韵味,缺不可。
5,存普洱茶,要透气
很多老茶人说“存普洱茶,不能密封。”也有很多人说“只要是人能正常生活的地方,没有污染和异味,就可以存普洱茶。”好像我也说过,但是忘了补充一句“存普洱茶要注意保护,透气不是透风。”
茶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内含物质很容易流失,尤其是芳香物质,可以试试,随意将一饼茶扔在桌子上,过段时间,可能就不香了,这不是茶品质的问题。
存普洱茶,干仓能转化出干仓的品质,湿仓能转化出湿仓的品质。环境确实不需要太苛刻。但应避强光,避风,避污染。整提茶时包茶的笋壳就是最好的防护,严密保护而又有透气性。避光避风避污染即可。拆开没有笋壳时可用市场上常见的存茶罐。
6,色泽一致是好茶
外形饱满,色泽均匀,之类的词常用来形容一个茶好。这里面存在一个误解。从整体上,第一感觉上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很多机器杀青,制作的台地茶,外观可以做得很漂亮,且整饼一个色。反而古树茶因为采摘困难,手工制作,原料珍贵而只追求品饮等原因,使茶青上常夹杂一些黄片,红梗等。如果只从均匀度看,往往不如台地茶。但仔细看,条索间,细节处还是与古树茶有差别。而且二者间存储几年后差距就会明显拉开。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616109_162445092593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