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凰馨古茶一扇磨、邦崴、帕沙古树普洱茶(2)
2020年02月01日

凰馨古茶一扇磨、邦崴、帕沙古树普洱茶(2)


在布朗茶区众多寨子中,以帕沙老寨的茶叶品质最好,主要得益于高海拔和树龄较老,帕沙古树茶的口感以清甜著称,但并不仅仅有清甜。因帕沙茶山位于南糯山和布朗山之间,所制晒青茶在口感、滋味、韵味上更是结合了两山的韵味。相对来讲,海拔越高,茶韵味越足。不出三五年的时间,它会给你惊艳的饱满。等待时间的沉淀,慢慢地陪着它陈化,暮然回首间,帕沙古树茶会转化出惊人的内质,成熟饱满,香醇丰厚,韵味十足。帕沙古树普洱茶苦涩味若是化开之后,满嘴生香,清凉甜香中会生津明显,山野气息韵味充足。
饼型:散茶条索匀整,翠绿色泽,显著毫毛;茶饼均与,石磨压制,松紧适度,条型抖擞,茶毫尽显,干茶清香。
茶汤:汤色金黄透亮,透亮度高,入口花香为浓郁,滋味清甜,茶韵十足,茶汤稠厚,滋味甘醇,饱满,汤香浓郁,喉韵舒爽绵长,茶汤的粘稠度更好,油质饱满度更高,喝到此里非常舒服,回甘快,没有感觉到苦涩。
茶香:香气浓郁而高扬,香气古树味出来,蜜香不太显,以古树味为主。杯底古树味伴有花香。闻茶底,还是比较香,特别是那股独特的山间花粉香,非常特别。
滋味:水路较细喉咙清爽,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略带苦涩味化得较快。因帕沙茶分布较散,香气高扬,口腔内没有干燥感,反而很清爽,舌面回甘生津很好,茶汤油质细腻甘柔,淡而有味,滋味饱满。有花香。杯底留香好。
茶底:叶底匀整油润,鲜活灵动,柔韧有弹性。基本没有杂质与残叶。
第1泡
茶底清澈,自然气息带着点花香。茶汤通透,金亮,入口有一丝苦味,苦味过后满口生津,回甘绵绵不断,喉头清凉浸润,茶气足
第2-3泡
汤色为青绿色,茶汤的油质感和细腻度,茶汤里的花香,甘甜柔和非常好。还是没有感受到苦涩。古树味带着花香,闻茶汤花香和古树味相伴,如果单闻杯底,古树味为主。
第4-7泡
汤色还是青绿色,香气高扬,汤水柔软,舌面回甘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能感觉到一点苦味,涩味也很轻,化得比较快。
至8-10泡
汤色青绿,香气还是很好,汤柔水甜、生津不减,有层次变化。茶汤依然清亮,正真古树茶总是后劲十足。
11-14泡
由于比较后面,茶汤淡淡的,不缺少油质感,而且细腻感也还不错。特别是花香越来越好,有一股非常独特的山间花粉的香气,特别有意思。
帕沙古树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高,滋味厚重,香气高端,茶气强烈有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回甘生津,留香持久。
凰馨古茶邦崴
世界过渡型茶树王。这是一个多数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未曾听说的故事:1997年4月8日,中国国度邮电部刊行《茶》邮票一套4枚,第一枚《茶树》就是澜沧邦崴古茶树,面值50分。这张“国度名片”终结了一个多世纪的茶树原产地之争,它的发现,改写了西方一直认为茶的源产地在印度阿萨姆的说法,证明了中国普洱是世界茶源地,云南澜沧江中游地区是茶演化发展的核心区。树高11.8m,树幅8.2m×9m,最大干围358cm,被誉为“茶树进化的活化石”。
邦崴(wǎi),澜沧富东乡邦崴村,该村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部,地处澜沧双江、景谷三县交界的澜沧江畔。清末,邦崴就是当时生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产茶之地。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山青水绣,最有利于高品质茶的生长。
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
如今的邦崴,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散布其中,形成座综合型的天然古茶树博物馆。这片古老的茶区出产的400-500年普洱古茶树茶品,香气浓郁高长,层次丰富,汤香显著;水路稠滑;滋味厚重饱满,山野韵味浓烈,茶气显霸。主要还是源自产区位于偏僻山野处,人迹罕至,受到污染小,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土壤矿物质丰富,环境优质原生态。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蕴含着其它普洱茶无法相比的丰富营养物质,它能有如此凛烈之气,赖于拥有一个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转化上,邦崴茶饼经过时间的转化,它原有的强劲内质就会慢慢地表现出来。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直逼转化好几年的老生普。此时的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因茶树与古木混生,带着强烈的野韵兰花香从茶汤中跳脱出来,直击肺腑,口感层次非常丰富。
滋味微苦,微涩,化开速度快,不滞留,喉部回甜,舌面有生津感;茶汤粘稠度也非常之高,蜜香、花香协调度高,原有的山野气韵在,同时增加了茶汤的协调性。入口瞬间饱满,生津强烈,口腔的开阔度非常好,同时喉部又相当的甜润,粗中有细,,回甘较快,生津明显。条索较粗长,色较黑亮,汤色金黄叶底黄绿,苦涩较显,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退稍慢,汤质饱满,生津,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
第一泡:汤色金黄透亮,茶汤陈香与蜜香交融,入口甜润顺滑,柔软细腻,回甘生津迅速,口齿留香较浓郁。
第二泡:汤色金黄透亮,茶汤陈香与蜜香交融较浓郁,入口甜柔细腻,饱满圆润,生津回甘迅速且较强烈持久,口齿留香浓郁,喉韵显。
第三、第四泡:汤色金黄(微泛红)透亮,茶汤陈香较显,蜜香浓郁,入口甜润细腻,饱满顺滑,生津回甘迅速持久且强烈,口齿留香较浓郁且持久,喉韵深,舌底鸣泉,品饮之后身体发热排汗,口中甜润。
第五、第六泡:汤色金黄(微泛红)透亮,入口温润饱满,甜滑细腻,生津回甘迅速持久且强烈,喉韵深,口齿留香浓郁持久,舌底鸣泉。
第七、第八泡:汤色金黄(微泛红)透亮,入口甜软顺滑,饱满细腻,温润爽口,生津回甘快且持久,喉韵绵长,口齿留香浓郁持久,连续品饮之后有饱足感。
第九、第十泡:汤色金黄(微泛红)透亮,茶汤陈香较显,入口甜润顺滑,柔软细腻,生津回甘快且持久,口齿留香持久,喉韵深。
茶型:饼形圆润饱满,洁净平整,泽呈黑褐色稍红,较润。茶饼饼面已经有部分发生陈化,条索伸展、匀净,压制松紧度适中,干茶无异味。
汤色:金黄透亮,微泛红。香气高锐持久,香甜质重饱满,滋味浓烈。醇厚稳健,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汤色清澈明亮。
茶香:蜜香浓郁持久,伴有浅浅陈香,挂杯蜜香浓郁持久,香气幽长,山韵明显。高锐持久,带花香,留香明显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