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普洱茶的各种香气,都来自于生物酶降解而产生的芳香类物质。与之相比,绿茶与乌龙茶的香气很多都来自于高温提香,与普洱茶正好相反。
普洱茶香型来源的特殊性在于微生物→酶→脂→芳香类物质,即先由微生物产酶,再由酶产脂类物质,脂又产芳香类物质的,全程常温,这就为普洱茶的香型带来了无尽的可能。
刚出厂的普洱生茶,香型多为荷香、兰香;陈放到一定年限后,则会逐渐转化为栗香戓木香;再放置一定年份则有较浓郁的枣香或果糖香;转化到位时会出现若隐若现的药香。
当然,不同的原料与地域仓储,都会影响普洱茶香型的转化,因此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香气类型和转化时间表,普洱茶的香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目前还缺乏化学分析和研究成果,日后陆离也会持续关注这一领域。
口感的变化
当条索,汤色,叶底,香气的变化都被论述后,剩下的口感变化则相对难以捉摸,普洱茶是出了名的“千人千味”,个体的口感差异也很难上升到对这款茶的整体评价上,这也是经常出现同款茶品评价不一的原因。
不过公认的一点是,不同陈期的普洱茶,口感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老茶客甚至能通过盲品大致判断茶品的年份,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总结普洱茶在不同陈期的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苦涩的转化,陈期短的普洱茶,口感上大多能感受到一种苦涩,但只要原料,工艺,存放良好,随着陈期的增加,这种苦涩都逐渐会转化为柔顺与滑感。
很多70年陈以上的普洱老茶,苦涩全退,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滑感和厚重感,这种口感是微生物和酶促反应下,儿茶素等苦味物质的转化,和果胶类物质大幅提高。
其次是滋味的融合,很多陈期短的新茶,大量“硬物质”还没有被降解与转化,会出现杂味重,口感不协调的现象,给人不愉悦的品饮体验。
这是普洱茶“未成熟"的表现,也是发酵食品共有的问题,像新制的白酒口感辛辣,就是因为酒液中含有很多未被分解的杂醇,需要多年陈化才能变得幽雅细腻、醇厚丰满。
比如茅台酒为克服这一问题,会先将新蒸馏出的酒液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和贮存40年、30年、20年、10年、8年、5年的陈年酒体混合勾兑,以达成较好的口感。
而普洱茶则不需要勾兑,但需要漫长的陈化,才能将这些性质各异的“杂气”融会贯通,并向一个特定的方向转化,其最终的产物就是褐色的条索与叶底,深栗色,泛油光的茶汤,似当归又似人参的郁郁药香,以及温润爽甜,顺滑厚重的口感。
待到陈化满九八,普洱茶香冠群茶。这就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一种将发酵利用到极致的古法,一种可与岁月抗衡的伟大力量。
来源: 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