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普洱名山系列之倚邦
2020年02月01日

普洱名山系列之倚邦

倚邦古茶山,位居勐腊县象明乡东部,北接景洪市勐旺乡南接蛮砖茶山、西连革登茶山,居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通往普洱府属思茅厅要塞,是滇藏茶马古道源头的中心枢纽。

在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有一道由清朝光绪帝御赐的“福庇西南”牌匾,过去挂在倚邦财神庙中。时如逝水,百年沧桑,倚邦古镇的命运,如同这道被重新发现的牌匾一样,历经昔日的繁华、没落,又在这个新时代涅槃重生。

作为茶马古道的起始点,倚邦历史悠久,藏匿深山的倚邦茶更是闻名天下。数百年来,倚邦茶曾经成就了倚邦古镇的辉煌,也见证了一段悠久的普洱茶历史。

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最早记载了“倚邦茶山”的称谓,由于南方疆域的扩大,倚邦成为通往边疆的中转站,同时开始有西亚地区的部分回民迁入,各类人员熙攘往来,使当地兴起了专业性的客栈与餐馆。因食肉的蒙古人和回人喜好“解油腻、消牛羊毒、增食欲”的当地香茶,于是人们对当地茶叶的需求量增大,促进了倚邦茶业的发展。

明成化年间,倚邦及其周围的四大古寨率先制成了“细茶”,还先后制成了“乌爹泥”和“团茶”,将其茶业推向了兴盛。

明末清初,倚邦茶山茶事勃兴。当时,很多外地茶农涌进倚邦种茶、买茶,味佳质优的倚邦茶一度成为皇家贡茶。倚邦古街更是盛极一时,街道两旁满满都是做茶制茶的商户,石屏会馆、孔明庙、城隍庙等庙宇、建筑林立。倚邦,成为了当时古六大茶山之首。

清朝中后期,倚邦逐渐衰落,但直到民国初期,这里仍有130多户居民,庙宇、茶庄和住宅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茶马古道的重要地位也未改变。然而在1942年,倚邦经历了一场战乱,三天两夜的大火将倚邦烧得残垣断壁,成了一片瓦砾。随后而来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曾经繁华的倚邦就这样没落了。

繁华逝去,倚邦经济变得萧条,昔日价值千金的贡茶卖不出去,倚邦农民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这里成为了贫困山区,而倚邦古镇辉煌的过去成为了当地居民口头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却从未褪色。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品质一流、醇香回甘的倚邦古茶。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

倚邦古茶山包括如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三个村委会的茶山,倚邦茶区内有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最有名的“曼松”“猫耳朵”就是产自倚邦。古茶树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倚邦的小叶种茶有说法是明末清初由四川人带来的,但在攸乐古茶园和景迈古茶园中也有一定量的小叶种存在,因此不排除是当地大叶种变异的可能。

这里的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备受茶客青睐。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质、滋味最佳,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清代历年都是贡茶之选。

倚邦普洱茶种类:倚邦茶山的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而小叶种茶树茶叶,叶面平、叶质软、色泽绿、茸毛长、持嫩性强、透秘高,均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

百年普洱号级茶庄宋聘号,始创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以生产大量优质普洱茶而闻名。总部设在云南石屏县,茶厂设在六大茶山重镇易武镇(历史上在易武生产经营普洱茶有很大一部分为石屏人)。民国初年与在易武同为石屏的乾利贞商号联姻,双方茶庄合并,合并后又称“乾利贞宋聘号”。而后扩大经营规模,生产量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并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负责对海外销售普洱茶,成为当时易武镇最有名气的茶庄,时人称“茶王宋聘”。

2016年6月7日,北京匡时春拍“寻味求真”茶事茶叶专场,一筒7饼百年蓝标宋聘号圆茶拍出了994.75万元,一时间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宋聘号这个百年老字号茶庄的含金量再次被彰显。

这个成交金额可能存在炒作的水分,但在普洱茶界,号级茶历来是神话,毕竟以茶叶特有的属性而流传百年,存世数量自然有限,一般人能蹭一杯饮。

来源:勐海古树潽洱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068141_225716490001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