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普洱茶界选出最具传奇色彩的品牌创始人,那这位女性一定在备选之列:
本应关停,却选择拯救勐海茶厂的年轻女厂长;
激流勇退,用十几年从零创建起六大茶山品牌;
突遭横祸,迅速走出厂房被毁,损失过亿阴影。
今天,陆离就来为大家介绍,六大茶山的创始人——阮殿蓉。
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
1998年11月,西双版纳州任命阮殿蓉为勐海茶厂第六任厂长,彼时的她正值而立之年,却要承担起一项比以往历任厂长都要艰巨的任务:
勐海茶厂严重亏损,濒临破产倒闭,你要关停它?还是拯救它?
倒闭一词,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这间连年亏损,入不敷出的茶厂即将面临的事实,就连当时的勐海县委书记都告诉她:
你是法学出身,也懂财务,组织深知茶厂处境,你该关就关,该停就停。
如果真的能力挽狂澜,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也不会追究你任何责任。这件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这里的暗示,其实就解释了,当时为什么会让从未进入过普洱茶行业的阮殿蓉,担任厂长一职,毕竟只是希望有一个懂财务和法律的人,合法关停茶厂罢了。
而勐海茶厂当时的处境,要比阮殿蓉想象的还要糟糕,陆离之前曾为茶友们介绍过,勐海茶厂在90年代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制度。
制度本没有错,可惜几条产业线,如机砖厂、玩具厂、 啤酒厂等,都犯了操之过急,经营不善的错误,最终都以失败倒闭告终。
这就直接导致了勐海茶厂的财务危机:银行账面的现金不到一万元,对茶农的欠款却多达1500万。
所有厂房加起来,也只有两台机组能运行,职工们人人自危,走得走,散得散,剩下的也发不起工资。
阮殿蓉接手时的勐海茶厂,像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身体各项机能都丧失大半,但即使这样,阮殿蓉也不想就此放弃,而是在黑暗中寻找着出路。
绝境之中的一线生机
“穷则变,变则通”。当时对普洱茶了解还不深的阮殿蓉,决定先深入调查勐海茶厂的市场供应情况,果然发现了勐海茶厂积弊重重的原因。
勐海茶厂主产的滇红、滇绿产品,不仅不达标,而且由于价格竞争,规模不经济等原因,在东北、西北、华南等传统市场中,每生产一公斤就亏损一元多。
而勐海茶厂的大益牌普洱茶,虽然产量不多,但非常受市场欢迎。产的越多,亏得越多的产品占据主要生产,而供不应求的却产量稀少,能不亏损倒闭吗?
明白茶厂核心竞争力是大益普洱茶后,阮殿蓉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十分大胆的决定:关停所有CTC红碎茶和绿茶生产线,将产能集中于普洱茶生产上。
一个30岁的女厂长,新上任半个多月,就敢在不经过地方领导同意,不告知茶厂骨干的前提下,直接关停厂里最大的生产线,阮殿蓉当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0年的勐海,乃至整个云南就没有几个人喝普洱茶,港澳地区的普洱茶热,还没有传到偏居一隅的西南小县城,所以大家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改产普洱茶。
这就是阮殿蓉当时要面对的另一难题:从茶厂员工做起,消融港台和内地之间的普洱茶文化鸿沟,让大家理解普洱茶不只是一种农产品,而是能越陈越香。
为此,阮殿蓉大费周折地请远在台湾的邓时海,请云南农大茶学院的邵宛芳教授等普洱茶学者到茶厂开设讲座,让大家认识普洱茶的真正价值。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位年轻厂长的所作所为,想不通为什么要转变普洱茶的的农产品定位,有些人还评价她是“想钱想疯了”。
遭遇重重阻力的阮殿蓉,此时也很沮丧,想要解决眼前的这些麻烦事,只需要清算财产,并走破产流程,就能关停掉这家勐海茶厂,回归以往的生活。盛易祥。
但如果想让这家百年茶厂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最迷茫的时候,阮殿蓉还去请教过已经退休的邹老和卢老。
两位老厂长都认为,对于目前的勐海茶厂来说,改革是最好的办法,一定要克服阻力,助力新生,年轻的阮殿蓉从两位老人这里,获得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重振旗鼓的阮殿蓉,一方面继续之前的认知转变培训,另一方面则召集人员,召开隆重的员工大会,并提出了三个至关重要的理念:
勐海茶厂,要重建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重铸企业精神!
转危为安的勐海茶厂
想要实现这三个理念,首先要从标准化生产做起。当时勐海茶厂的普洱茶生产车间,就在职工住宅区旁边,卫生环境很不理想,生产流程也不规范。
卫生上,阮殿蓉就以食品安全级为标准,在生产方面做出很多创新性改革,推动勐海茶厂于1999年落实有机认证,这种严格生产理念,也被她带到了六大茶山。
技术上,阮殿蓉邀请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员工返聘,恢复并继承了原先的制茶工艺,并重制了73厚砖等经典茶品,整理自建厂来的勐海茶厂的厂记和档案。
商业上,白菜班章、99绿大树等大量私人订单,让勐海茶厂迅速获取资金,补齐欠款,后来推出建国50周年、建厂60周年等纪念饼,都是可圈可点的商业运作。
文化上,阮殿蓉邀请云南作家雷平阳,撰写以勐海茶厂为主线的《普洱茶记》,推动普洱茶人文建设和品牌建设,首次突破了港台把控的书籍话语权。
在这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与人性化的营销政策的影响下,勐海茶厂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扭亏为盈,迅速发展,甚至在2001年达成了近十年的最佳业绩。
就在勐海茶厂起死回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之时,阮殿蓉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勐海茶厂厂长一职,继而创办自己的企业“六大茶山”。
倾心打造的普洱国度
2002年1月,由于某些原因,阮殿蓉离开勐海茶厂,心力交瘁的她先回到了老家,休息了好几个月后,才于同年6月在昆明创立了六大茶山茶业公司。
没有束缚的阮殿蓉,终于可以在一张崭新的蓝图上,落实此前无法达成的各种构想,倾力搭建自己理想中的普洱茶国度。
六大茶山最初的厂址,设在昆明关上区,刚建起的厂房井然有序,内部卫生整洁,与传统茶厂的简陋车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难得可贵的是,作为一家身负光环的茶企,六大茶山在建厂之初就提出,并践行着可溯源的普洱茶生产体系,和严格的规范生产章程。
具体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检测证明、防伪认证、限量生产、包装编号、收藏公证、转让背书、收藏证明等等,在商业化和可持续化上着墨颇多。
这里陆离用六大茶山在2003年生产的一款藏品举例,茶友们就能明白,六大茶山当年生产茶品的意识,阮殿蓉的商业眼光,有多超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