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致敬易武——贡茶启示录
2020年02月01日

致敬易武——贡茶启示录

 贡茶时代将“不得采造之法”的普洱茶,一步步推向了“皇家标准”的高度
——《易武》
在过去的15年里,易武产区的发展平缓而又稳健,与大山外普洱茶行业的高歌猛进截然不同。纵观整个历史长河,易武一直用自己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气质在述说着原委:以十年为生计,以百年为基石,它不紧不慢,却又有条不紊。
复兴之光绵长猷劲,厚重坚韧;百年风云亦苦亦甜,雄浑悠长。易武茶汤的每一味,都代表一个时代。而贡茶时代,尤为深远……
贡茶,普洱茶高光的起点
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整理茶叶库房的时候,清理出了两吨之多的清宫贡茶,“其大多已炭化”的状况下,唯独普洱团茶“不霉不坏,保存完好”。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到云南普洱市博物馆,这批普洱贡茶依旧以完好的姿态迎接世人的赏鉴,佐证那段普洱茶的高光时刻……
普洱茶以尊贵身份进入帝廷,根据相关资料,最早应该是从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了,雍正改土归流之后,朝廷正式将普洱茶列入《贡茶案册》。
“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清皇室的青睐与“加冕”,奠定了普洱茶的显贵身份,使之蔚然成风。末代皇帝溥仪就曾对老舍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 自上而下的普洱茶风潮,也加速了普洱茶的基础价值普及,在乾隆晚期的小说《红楼梦》中普洱茶就被多次提及。
从嘉庆四年(1799年)的《滇海虞衡志》中“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到道光五年(1825)的《普洱茶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因贡茶之名,普洱茶誉满天下。
从“不得采造”到“皇家标准”
可以说,贡茶之于普洱茶而言,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
在成为清朝贡茶而闻名于世之前,云南茶叶其实长期是一种默默无名的存在。从唐《蛮书》、宋《续博物志》、明朝《滇略》等各种古籍中,能看到当时人们对云南制茶的描述:釆制之法不得要领,略微比喝水强一点。
贡茶让这种状态发生了变化。宫廷的指定需求,以及官方的介入督办,开始对普洱茶从釆摘时间、嫩度、等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工艺和品质要求。雍正年间颁布的“云南茶法”,则奠定了清代“国标”七子饼茶的基础,至此,普洱茶在加工规范、品质质量上更加稳定可靠。
同时因贡茶的发展,以易武茶为核心六大茶山地区,逐渐形成了“高香甜、低苦涩”的滋味特征,树立了普洱茶的基础价值审美,“清香独绝”、“味最酽”,酽者,即汤厚也,乾隆皇帝写诗称赞“独有普洱号刚坚”。
追溯往前,贡茶制度的不惜人力、不惜工本、选料精细、标准严苛,相对此前相较粗犷随意的土法制茶,堪称一场历时一百多年的“基因改造”。
易武,普洱贡茶的中流砥柱
今天,“瑞贡天朝”仍然是普洱茶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故事,清朝皇帝曾先后多次赏赐“瑞贡天朝”的匾额至易武。而易武,则有着贡茶时代“中国贡茶第一镇”的金字招牌。
贡茶风云中,六大茶山的“中心”曾从牛滚塘迁至倚邦,再由倚邦逐渐向易武转移,从此确立了易武的重要地位。李拂一的《镇越县新志稿》记载:“嘉道时期,易武茶区年产晒青毛茶七万担,倚邦茶区(倚邦、蛮砖、革登)年产两万担。”易武已经是六大茶山绝对的中流砥柱,六大茶山,易武居其大半,是以成为六大茶山之首。
作为贡茶指定釆办地的易武,在贡茶时代扮演着重要的核心角色。其历时之久、纳贡之巨、制作精良、身份显贵,在整个中国茶史中也难得一见。而这种影响力又随着商茶时代的到来,不断地扩散、加深、甚至固化印象——易武茶,最后成了六大茶山的代言人, 并将在随后的风云百年里独领风骚。
岁月承载,贡茶荣耀
一杯茶致敬一个时代,贡茶之荣耀,风格尤为洋溢。在2018年提出开启致敬易武系列以来,岁月知味就已决定用“贡茶荣耀”来作为其“收官之作”。
如何做一饼配得起荣耀之名的茶?承载普洱贡茶的贵族荣光,还原皇家审美的雍容之气,致敬易武茶的横空出世,悠悠三百年的岁月之味……千山竞立,起落有时,一切的答案,都指向易武,指向我们从未离开的地方。
贡茶荣耀,至高顶礼!敬请期待!
来源: 岁月知味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2948210_113058320141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