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贮藏,通风比防潮来得更重要。因为在较为湿热的地区,如台湾、香港、大陆华南等地,湿度高使得霉菌相对高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也相对加速了普洱茶品的后发酵,因此陈化速度绝对比气候干燥的云贵地区来得快。但湿度若无良好的循环则更易产生霉菌,一般湿仓的霉味即来自于此。假若茶品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让湿仓的霉味大幅降低,还能适度保持茶品的茶气,并使茶品叶面的变化呈现较优色泽,茶汤的表现也会逐渐偏向红浓明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普洱陈茶价格的水涨船高,不少茶商将新茶利用湿仓快速陈化,再以高明的手法快速退仓,如此反复几次所造就的茶品,在外观或香气上与陈年普洱茶相差无几,此即所谓的“作手”茶。茶品的茶橙素会掩盖茶红素与茶黄素的释放,所呈现的茶品乍看仿佛十年以上的老茶,但冲泡后叶底大多会变硬且呈黑色,茶汤颜色反而较淡,且冲泡次数越多就越明显。而且陈期20年通常作为叶底变色的分水岭,满20年的茶品80%以上明显变红,尤其茶叶一再冲泡至最淡时,观看茶底的颜色也最准确。大叶种的青普超过20年绝不可能变黑,作手茶当然无法通过考验了。
除了要注意通风、防潮,贮藏普洱茶还有一项最为茶人所忽略,但也经常发生,那就是白蚁肆虐。有人辛苦贮藏多年的普洱茶,却往往在开仓时发现被白蚁啃蚀得体无完肤、损失惨重。因此贮藏普洱茶,一定要经常检是否有“虫”的存在。过去香港茶仓管理人员每月的检查工作,也包括仔细察看原支或原箱存放的普洱茶是否有竹虫或纸虫出现。通常当竹虫出现后,蜘蛛就会跟着出来吃竹虫纸虫,仓管人员将此现象解读为“茶品已开始做适度的自然陈化”但若出现白蚁则视为重大灾难。尤其近年普洱茶品大量产制,无论外包茶票纸、原筒的竹笋叶壳、原支包装的竹篓或木箱等,在包装或运送过程均有可能夹带了白蚁成虫或虫卵,稍有不慎就会蔓延成灾,且无法施以任何的杀虫剂或烟熏驱虫,只能以隔离或销毁的方式处置。
如何正确贮存普洱茶?首先要了解普洱茶的基本“个性”。茶叶畏光,因此不可直接受到日照,最好连灯光都尽量避免。另外由叶面密布许多气孔,因此茶叶特别会吸收杂气异味,例如随便陈放在家中厨房、卧室或拥挤的客厅,一旦混放了化妆品、香皂、酒、杀虫剂、蚊香、清洁剂等挥发性高的物品,辛苦购得收藏的普洱茶必变得五味杂陈、杂气充斥,而毫无收藏价值。尤其近年因普洱陈茶价格的节节飙涨,有人不惜耗费巨资囤积大量生普新茶,如果不能腾出专用的仓库,长年保持空气清新、干燥、无异味、不透光的环境,届时必将徒劳无功,如股票套牢般饮恨终身。
事实上,早年香港茶商在累积足够藏茶经验与教训后,也从早期的“自然仓”进入所谓“技术仓”时代,即使用优越的存茶技术讲究卫生安全的监控。所特别设置的专业茶仓,不仅要求居高临下的开扬环境,普洱均需置于仓垫板上,不直接接触地面,还严格要求选仓位置,例如背山、风弱且最好在民居附近等。茶仓尚须采“天桥”形式设计,将普洱茶一筒一筒放在接近天花板的最高位置,以便有效接受新鲜的对流空气。甚至还要装置鲜风循环系统、不透光硬木板或缓冲区等,并非一般民众或茶人的财力、精力可及。
所谓自然仓其实就是上一节所称的地仓。地仓冬暖夏凉,具有自然恒温与自然恒湿的特色,且四季的变化更可以使茶品形成自然呼吸、自然调节的循环周期,有助普洱茶的陈化。至于技术仓,则是控制仓储的湿度与温度,以达到普洱茶理想的陈化效果。
当然,一般人不太可能做到专业的贮藏。只需以未上釉的陶罐、陶瓮或陶制小茶仓干燥密封保存即可。由于陶瓮具透气性,可以达到岁月陈化的效果,尤其普洱茶在陶瓮内可以变得更加柔和、圆润,且置放愈久效果愈佳。除了避免受潮或串味、白蚁等侵入,更兼具入仓(加速陈化)与退仓(去除霉昧与杂气)的优点,对于去除熟茶的“熟味”尤其有效。
若要连同竹笋叶壳整筒整支地收藏,最好能置于较上层的书架,并以大型牛皮纸层层包裹不使透光。或放在木制且油漆味早已蒸发消失的旧橱柜内,不时打开柜门、启动风扇,让普洱茶偶尔吸收下新鲜空气即可。
以陶瓮藏茶,还要先确定容器中没有多余的空气,能隔绝光线,存放地点要阴凉通风,不要有骤冷骤热的现象,长期贮存则底下最好有干燥的木炭铺底以确保不受潮。
来源:吴德亮 茶业复兴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