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区域划分较为明显,包含在其中的山头茶也格外多,而每个茶区因土壤、水文、森林覆盖率等因素,所制成的茶品滋味各有特点。
其中版纳茶区、临沧茶区山头茶数量明显超过普洱茶区(原思茅市),且近年来也有很多小微茶区的古树茶不断脱颖而出。而普洱茶区要显得静默很多,其实普洱茶区也有很多优质的山头茶,那么本文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普洱茶区。
明朝万历年“普洱”正式得名,茶叶贸易管理初步建立,到清雍正七年 “普洱府”(今宁洱县)正式设立,辖区遍布普洱市、版纳以及临沧部分地区。
清朝时期普洱茶贸易盛况空前,达到了顶峰,而贡茶、皇家贡茶园、茶马古道等,无不证明着普洱地区曾经的辉煌历史。
而有关于普洱茶的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城(今普洱市景东县),而银生城外的山指的就是无量山、哀牢山。
所以,自唐代起普洱茶区历史已达千年之久。
景迈山古茶园
除此之外,“濮人”是最早发现和种植茶树的民族,而作为“濮人”后裔的布朗族先民“帕岩冷”在澜沧景迈山上,最早带领布朗族人民种茶、制茶、饮茶,经过千年传承,景迈山上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面积已达万亩,给现代普洱茶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而历经两百多年历史变迁,现代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来的“普洱府”也不复存在,最终回归为宁静的宁洱县城。
现在的普洱茶区指的是今天的普洱市,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2007年更名,辖九县一区。
现在普洱市辖区与清朝时期的辖区相比,范围缩小、茶园范围也相对减少,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因此处于普洱市的山头茶也明显没有清朝时期的多,所以普洱茶区与版纳和临沧茶区相比优势没有那么明显。
虽然普洱茶区山头茶数量不多,但品质好且风味独特,具有一定辨识度。那么,普洱茶区山头茶有哪些,滋味又如何?
01
1.澜沧县:景迈、邦崴等
景迈
拥有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主要民族有布朗族、傣族。
古茶树主要分布于:景迈、芒景、翁基、翁洼等,叶色深绿,有中小叶种茶少量分布。
古树春茶特点:滋味清甜,优雅兰香显著,涩显易化,回甘生津徐徐,茶韵清雅。
邦葳
有一株千年野生过渡型古茶树,邦崴大部分茶树属于云南大叶种,叶质较厚。
邦崴古树春茶:香型特殊,滋味浓强,具有一定刺激性、冲击感,清苦瞬化。
2.宁洱县:困鹿山、板山等
困鹿山
茶树分布:地处无量山支脉山系,困鹿山古茶园在清朝时期被指定为皇家贡茶园,茶园面积约1万亩,是宁洱县境内面积最大、最著名的古茶园。
古树春茶特点:以优雅花香为主,滋味清甜,苦涩弱,回甘持久,茶韵绵柔。
板山
主要民族为哈尼族,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多为栽培型茶树,属于小乔木型,茶园中多为树龄较大的台地茶,在深山之中零星生长着百年以上古茶树。
茶叶滋味特点:滋味清甜,苦涩较弱,回甘生津迅速。
3.镇沅县:千家寨、老乌山等
千家寨
位于哀牢山系支脉之上,野生古树茶群落连片生长,约万余亩,而举世闻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野生古茶树就生长在此地。
古树茶特点:滋味清苦,野韵十足。
老乌山
主要居住民族有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海拔在1500米-2200米,森林覆盖面积广,古茶园面积约万亩,茶园面积仅次于景迈山古茶园。
古树春茶特点:高香,苦涩低,甜度高,茶气足,茶韵独特。
4.景谷县:小景谷、秧塔等
景谷县
处于无量山系,历史悠久,是发现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从此结束了与印度共同争论百年“茶树起源地”的话题,因此云南成为了世界茶树起源地中心。
景谷县,野生古树茶面积较广,分布于黄草坝、通达、苏家山、景谷乡等地,其中景谷乡古茶园面积最多,品质名列前茅。
茶叶特点:景谷乡最有名的当属苦竹山、文山顶古树茶,它们共同特点,芽叶肥厚,白毫覆盖较浓密。
秧塔
秧塔大白茶是云南境内远近闻名的茶树品种,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秧塔制作的白茶是云南历史名茶。
茶叶特点:芽叶满身茶毫,制成茶叶后肥硕且白毫满布,茶汤清透,滋味甘甜醇和。
5.景东县
景东县就是唐代樊绰《蛮书》中记载的“银生城”,可见景东城外自唐代以来就有茶树生长,普洱茶也从此地名扬天下,也是茶树发源地之一,处于无量山、哀牢山系,海拔较高。
古树茶特点:香气沉稳,滋味甜柔,清苦瞬化,带有野韵。
除了以上产茶区域外,普洱市其它地区也有少量古树茶,如江城和西盟佛殿山部分地区生长有野生古茶树群落。而思茅区营盘山面积较大的现代生态茶园,其自然景观怡人,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观赏。
普洱茶区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千年种茶历史,作为茶树起源地之一,古茶树资源丰富,茶质独特,尽管还有部分古茶园未被关注,但普洱茶区潜力无限,其古树茶也值得细细品味和研究。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