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所有宫廷料,一定都是台地料
2020年02月01日

所有宫廷料,一定都是台地料

我研究了一下大厂做茶,比如说收料,比如说做茶,都是在讲究平衡。讲平衡也就是讲中庸,倒是符和中国人做人。只是,把这一套放茶身上,个性、滋味独绝,就无法实现。

我举个例子,收纯料这件事,不是说大厂没有能力收,而是绝对不敢收。至少我知道前期的确是有几个品牌想模仿小茶商的方法收纯料,都是肥了料头,苦了老板。

就大茶企收料而言,安全的方法,还真是只有按级别收茶,级别越高,价越高,嫩度越高,价越高,这样收茶,纯料茶就毫无意义,和市场是反向的。既然原料都定了型,很自然,根据原料定等级,根据嫩度定高低,基本上这一套,和消费市场追寻口感极致完全是脱离的。

举个例子,市场普遍认为宫廷料是好茶,有一年曾老爷子送了一罐茶,说是某某皇城主人过来,特意制作的,约了几个老大师,在勐海茶厂做的。我喝了,感觉很普通,随手丢在工作室的茶桌,也不知道谁来,我随手给了朋友。

熟茶才讲“宫廷料”,不耐泡不说,滋味香气上远远不及粗老叶,就是给入门者喝的茶。但是,价格卖得最高,市场就传说十万芽头里选一斤,采工贵、加工贵导致的。

这,真是错得离谱。

无论是台地和古树,都没有采单芽的,都是筛分出来的,这是常识的常识。而古树茶发酵,芽头本身就少,(这是采摘方式决定的)也就不可能把芽头筛分出来。而且古树发茶,现在基本还局限于玩茶圈,比如我们这次弄的两个茶,不熟悉的茶客,未必知道其中妙处。这就是生茶熟茶之间的一些差别,生茶的品饮有了一定的时长了,熟茶尚自缺乏。

即使是现在一些大厂流行的——按寨子收鲜叶,也仅仅是实现收“名寨”的意图而已。

比如,现在围绕老班章概念的品牌,至少不会低于5、6家有头有脸的企业,收料点基本都是在老曼峨,开盘价报出的也都是小树茶。原本这也没有错,某些小树口感远远超过了大树,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经销商不知道,茶客更是不知道。问题是在于哪里呢?是这些品牌收料,明明都是老曼峨,可是出名的单品都是号称100%的老班章,清一色的老班章,呵呵,这可真是狸猫换太子。。。

嗯嗯,还是谈收料。

收名寨子的料,大概上,表面上是可以收到好料的,但是,老板依然不敢按纯料的价格报开盘价,至少,我在山头收料的这几年都没有见过。某些寨子,我们收的料,未必就比这些大品牌收的春茶少,无论是春茶、价格、数量。我说的这几个指标,大概也透露过,联系起来想就可以理解。

可以理解这些大品牌的是,定纯料的开盘价,收茶量一起来,又如何控制?

是控制收茶组,还是控制茶农?

要是他们之间早就“区块链”,链到老板头上了呢?

当然,有种情况是另外的,比如下关某茶企每年在老班章收500斤,做出来是十吨茶,这就是茶企、料头、茶农三方达成的“区块链”协议,每人盖个章,大家都认账,老板自然也清楚,大家心知肚明。

好些情况,你在茶山收料三天,就可以了解清楚,毕竟,谁的钱都是钱,你也不可能什么也不问就冲进去。所以,这催生了方式三,按山头最低价收购整片茶园的鲜叶,想法是好的,大小树统收,可是,小树发茶时间早于大树,小树的收购完成了,大树可能才冒芽。

而这一段抢收的时节,玩家是没有动的,小茶商也是没有动的。

来源: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068141_225716490001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