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雨后润泽之感
今年犀牛塘58号古茶园发芽不均匀,第一波少量鲜叶采摘制成干茶后,多妹和四途便给寒子带去一份茶样,4月9号傍晚我初到勐海便有幸喝到了今年的头春犀牛塘。当时一起喝茶的还有来自四川绵阳的姑娘子青。润茶后,无论公道杯还是茶杯,都挂上熟悉的花蜜香,馥郁且丰富有层次。茶汤入口,苦味于上颚一闪而过,涩感轻微,汤感厚实饱满,第一杯入喉,生津感便汩汩而现。
我和寒子都从茶汤的各个维度去表达各自的体会,一旁的子青却说:“这茶喝着像春雨淋过喉咙之后那种清新润泽的感觉,很舒畅。”寒子和我听后愣了片刻,随即有醍醐灌顶之感,这该是对一款茶极高的褒奖词吧。子青并不是什么茶客老饕,在四途家我发现她甚至不怎么会用盖碗泡茶,但这并不影响她对一款茶的美好表达。
通常,一款茶带给我们的首先是直观而感性的体验,而后我们才从理性的各个指标去分析为什么这款茶会这样;但当我们喝的茶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懂茶”之后,往往反着来,每喝一款茶,必先以理性逐一分析各个指标,不再用心去感受最初那种纯粹的美好。一群“懂茶”的人试茶,人人都用理性指标去考量,很难形成共识,甚至分歧巨大。这时候,一个“不懂茶”的人从纯粹感性的角度去表达出好的或坏的体验,往往更能接近一款茶的本质。就像天真无邪的孩童戳破皇帝的新装,令众人幡然醒悟。
② 唤起记忆中的甜
4月10号四途的母亲在自家犀牛塘茶地采摘了约12公斤鲜叶,制成的干茶不足3公斤。子青因有山下那番雨后润泽的美好体验,原本只想体验茶山生活的她临时决定买下这些茶。11号下午晒干装箱时,我们三人又在四途家的茶室试喝刚刚做好的犀牛塘,看看能不能收获山下那般品饮体验。
毫无意外,我们三人都感到满意。14号我的犀牛塘做好后,装箱前在山上试喝以及带回昆明后在自己茶室品饮,与在勐海初次品饮的体验并无二致。品质底子扎实的茶,泡具、手法、用水对茶的影响极其有限,即便采用绿茶的泡法,也能收获相同的体验。我想再次体会的是在山下初次喝的那种回甘之感,于第五泡或第六泡重闷3分钟,苦涩明显加重的茶汤入口后,苦味迅速化开,涩感在一波波强烈的生津中也快速散去,紧接着便是持久的回甘体验。结果同样没有意外。
只不过在山下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去描述这种体验,在山上试喝这次却唤起了我记忆中的一种甜。不知有多少读者还记得糖精这种东西,小时候爱甜味,三五小伙伴常常各自带着家里有的糖,凑一起互相换着吃,有红糖、白糖、冰糖、糖精。其中糖精最甜,米粒大的一颗,放进嘴里哪个部位,那里就感到特别甜,甜到极致似乎还伴有隐隐苦味。长时间闷泡后的犀牛塘,苦涩迅速消散后那种持久的回甘体验,因为生津不断,口腔时时吞咽,吞咽到哪里,甜味似乎就聚集到哪里。虽然以糖精作为例子显得夸张,但这款茶确实唤起了我记忆中的那种甜味。
③ 林下味、地土香
岩茶有“岩韵”,猴魁有“喉韵”......每一款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韵感。就我有限的理解而言,茶韵主要是由茶树生长的自然物侯和土壤水源条件塑造的,因此茶韵所反映出来的,是茶树生长环境的好与坏。
犀牛塘的茶韵表现,就与其优越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核心区海拔超过1800米,茶园、茶树多与原始密林连接,不少茶树就长在高大的林木下。滋养茶树的土壤是厚而疏松的腐殖土,颜色褐黑,能够给植株间距大多一米以上的古茶树提供生长所需的足够的营养物质。哈尼人祖祖辈辈守护这片茶园,即便已是数百岁高龄,如今却仍然枝干遒劲、长势旺盛,正是老当益壮之年。
可以说,犀牛塘厚实饱满强劲的茶味是这里的林下味,其馥郁、丰富、有层次的茶香是这里的地土香。
④ 品鉴手记
110毫升白瓷盖碗,投茶约7克,家用桶装水,冲泡水温保持95℃,正常出汤时间10秒左右,第5泡重闷3分钟,第6、7泡仍按10秒左右出汤,观察是否在重闷后有明显掉水的情况,而后依据茶汤浓淡变化适当延长出汤时间。
干茶:花草清香、草木甘香。
润茶:挂杯花蜜香,馥郁、丰富、有层次,花蜜香中伴果甜香及隐隐的山林气息,叶底浓郁的花果香、木质甘香。
第1泡:茶汤入口鲜浓,苦味于上颚一闪而过,涩感轻微且快速散去,汤水含香,生津汩汩而至,口腔及喉部如雨后润泽之感。
第2、3、4泡与第1泡体验近似,因茶叶渐渐泡开,汤色、汤质及总体品饮体验渐次提升。
第5泡:重闷3分钟,汤色明显加深,苦味、涩感明显加重,入口后苦味仍然迅速化开,涩感在强烈的生津中亦快速散去,暂停冲泡,细细体味持久浓烈的回甘。(建议茶友们品鉴时,在第5泡或第6泡进行一次3到5分钟的重闷)
第6、7泡仍按10秒左右出汤,与第4泡对比,汤色、汤质、茶味无明显滑落。
若无重闷,按正常出汤节奏,可冲15泡以上。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