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茶山到处在疯抢。
基本上好喝的,无论大小树都被抢空。
从林子里出来,一路有人进去。我们7个人,就背了一锅茶,一路出来,一路有人加价,几乎每一拨人都在加价。
根本没人问背的什么叶子,大树、小树、高杆。
山下面天天被人逼问的,山上全部解决了?
叶子加价,打底都是 100 块,易武茶,一公斤干茶计算 5 公斤叶子,加上原本的叶子茶,随便一锅茶都是天价了。。。有个北方的客人,大概是想到好不容易来一趟,一斤叶子都收不到,干脆加到 2000,算下来就是一万一斤茶了。
我在想,林子外,寨门外,山下面,也是如此?
今年的易武可以进林子。林子是国有林,之前有几年是禁区,除开茶农茶工可以,外地人是不允许进入的。抢茶的区域,集中在生态绝佳之地,比如弯弓片区,刮风寨片区等等,这两个片区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每个片区下面都有无数的小众而名声显赫的茶叶。有些树谈好了价钱,现金背到地头,仍然是价高则得,卖的人不地道,买的人也不地道。背一袋茶下山,一路有四五波人想分茶,茶叶翘市到这种地步。
但是,山下的情况是反的。
我在茶山,下山的时间极少,下山来和几个省外的茶友喝茶,说是市场又特别冷?
市场冷,山上为什么又抢呢?
喝茶的时间,来了个茶农,带来一泡茶,顶级名寨的,茶好喝且普通。茶叶好喝而普通,是指茶叶的口感没有问题,但是,茶叶的风味失去了。
现在追求的一山一味,是指茶山特有的,独特的味道。比如讲,易武有个茶山,兰花香特别明显,口味平平,但是,特点充足,玩家买的也不少。
这是独特风味形成的。
现在不同了,尤其是今年的情况,风味趋同。
原因不明。
可以想象,如果所有茶山都是一个味道,这又回到了配方茶的时代,以产量来区别品牌大小,产能大就是大品牌,大品牌又等于好茶。
一山一味的风味在逐渐淡化。
一座茶山出名,周围邻近的寨子就统统消失于市场,统一成了一个寨子名。
今年的茶奇怪,原本好喝的变平淡,原本平淡的变惊艳?
今年茶叶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喝,小树茶远远超越古树茶,好多茶区都有这样的情况,尤其是滋味上,习惯台地老茶的,觉得小树是古树,古树是小树。
这样的茶,不能放,基本上原料放一年以上,该什么茶还是什么茶。
是天气,还是工艺原因?
工艺的原因有,而且区别还很大。现在茶山关于工艺的讨论很多,就连传统工艺的说法都有好多种,一说30 分钟杀青,一说 15 分钟杀青,一说 78 分钟杀青,每种工艺都找到证据,证实自己的说法。
有种说法最好玩,老板说一线品牌都是 30 分钟以上杀青的,锅温多少,叶温多少,审评怎么样,说得煞有其事的。老板忘记了,这大厂做茶,一天的鲜叶按吨计,都是机器杀青,按照老板的说法,茶叶全部成黑炭了。
现在茶山有种工艺,用力特别猛,各个山头炒出来的茶,口感都趋同。有些名寨原本没有古树,引种其他地方的古树,最远是保山的古树,跨区域的大树。
但是,这究竟是不是风味消失的原因呢?
来源:吴疆说普洱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