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古茶树资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从千百年的时光中幸存下来,所以,在短时间内古茶园的面积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对于茶园的无能力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茶园面积的扩大来说,也是如此。唯一需要考量的则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和目标来种茶树。
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如今,从茶树种植到初制加工,从产品打造到文化传播,茶正以不同的种类、形式、品饮方式、文化领域展现出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状态。茶行业或固守传统,或力求创新,突破千百年来的行业桎梏是当下各企业及茶人茶商所追求的目标。
所有的创新目的皆为扩大消费群体,使更多人喝上中国茶,既能增大产业规模获得经济利益,同时可以将中国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由于文化曾经断代的原因,我们只能在现有的认知中追求对未来的设计与研究,殊不知“回头看”其实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到适用于现代发展的答案。
则道茶业收购曼松贡茶山伊始,如何进行茶园恢复种植曾是一个萦绕在我脑中的难题。云南不缺茶山,不缺茶,但是一定缺少真正可以经得起严苛的有机化认证和衡量的优质古茶园。现代人不缺少物质供应,而我们最怀念的却还是小时候吃到的家猪肉,自家田里种的菜。那么,如何才能还原曾经让皇室为之倾倒的那杯曼松茶呢?经过多番调研与思索,我内心逐渐有了答案,那就是摒弃现代化的追求产量与速度的种植方式,用求质量、保生态的开发逻辑。古人没有农药,没有化肥,但开辟了大量的古茶园,难道当初就没有虫害吗?难道当初茶树的生长就不需要肥力的支持吗?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坚信人类会利用工具始终都追求一件事——简单,古人也不可能把茶树种得七零八落,那么他们如何种茶呢?于是,我用两个月的时间跑遍云南所有的古茶山,去寻找古人种茶的规律。
由于没有可参考的案例,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走访:向茶科所的专家学者虚心请教;深入当地的农户家中与种茶经验丰富的老人讨教方法,为了能够恢复那杯曼松贡茶,我相信古人的经验和智慧更胜于现代的高产科技。经过多番走访、调研、学习、实践,我终于找寻到古人种茶的规律,也确定了曼松贡茶园的开发模式——古法稀植,用种树的理念来种茶。对于茶树的生长,自然的营养供给是需要更多的土壤和空间来作为确保的,于是便有了曼松茶树株距在1.5米以上,行距在2.5米以上的数据,同时我们采用最古老的挖坑点籽法来培育,确保茶树向下扎根吸取更多的地下营养,如此方式便不需对茶树施肥而自身养分充足。加之曼松茶山独有的五彩杂石,土正应了陆羽《茶经》中所载:上者生烂石。
古法稀植应用在生态完好的森林中,以最佳适种茶树的土壤培育,便是曼松贡茶园恢复的基础。
从茶园恢复启动开始,我们便下了三道禁令:不允许乱砍乱伐;不允许狩猎捕鸟、挖蜂破坏蚂蚁窝;保留原生物种,不允许外来物种进入。迄今为止,曼松贡茶园从未施过一粒肥,打过一次药,却更加生机勃勃、葱翠盎然。
在茶山的维护管理上,我们全部采用人工化,引入固定农户,以户为单位来管理茶园。以超百户建立六个生产队,种植茶树千万株。每一道管理工序都通过人工的形式来实现——人工除草、人工覆盖、人工摘花摘果、人工修枝,这看起来是最笨的方法、最不够先进、不够现代化的方法,然而这种傻傻的干,恰恰是中国农业最缺少的品质维系的精神,反而是现代茶业所缺少的创新精神。
曼松茶山一定要最大程度保护生态,保留其物种多样性,这是对土地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
要做好真农业,第一必须得懂得享受孤独,因为农业是周期极为漫长,投入巨大的行业,二是坚决要有把“阿香”一定熬成婆的精神,好茶、好农业就是用最笨的方法傻傻地干,才能让我们品到曾经记忆中的那杯好茶。
十余年的恢复种植,曼松贡茶山已经是一片生机,当年孤独的坚守全部化为漫山的葱翠。茶行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也许“还原”这条路才能让行业走得更健康、更长远。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1年4月刊
作者丨李伟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