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位于云南省西南,于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境内,它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靠缅甸,感觉很远很偏僻,但却是一块宝地,真正意义上的“金山”。
景迈山是我国名气最大的六大茶山之一,是古茶山之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迈山的人工种茶历史有1800多年了,那么它周边的村寨就应该更长、更久、更古老了,是这些村寨的先民认识了茶,并给子孙留下取之不尽的丰厚遗产。
在景迈山周围有傣族、哈尼族、佤族和汉族十余个村寨,虽然大家的民族不同,风俗不同,但在茶叶种植上却是一样的。
“糯干村”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它坐落在山坳中,房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四周都是茶山。
在景迈山上大部分居民都是傣族。
傣族人的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他们的祖先追寻一只金马鹿来到这里,发现这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山下是茫茫云海,山上则是艳阳高照,气候怡人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与生产劳作,就在此定居了。傣语中“景”是城,“迈”是新的意思。
这是一座受保护的古老村寨,房舍都是典型的傣族风格,完全的木质结构,一切都是过去的模样。
原汁原味的古村寨还是与现代生活有些冲突,就居住而言还是现代房舍宽敞明亮,更适合人们。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是有美好生活的愿望,但一些保护区里人们要做出“牺牲”了,他们只能对就房舍修补,不能改变现状,要继续按古老的方法去生活着。
所以整个村寨虽然有古朴的一面,又略显破烂和不卫生。
但村民都非常热情,你路过他家门口,都要喊你进屋坐一下,喝杯茶!
茶是景迈山的象征,品茶也是人们来景迈山的最大兴趣。这里可是家家有茶林、家家会做茶,家家有存茶啊。
千百年来他们以茶为生,是他们的祖先打造了景迈山普洱茶的品牌,子孙一代代沿袭着传统的种茶、采茶、制茶工艺,他们是懂茶人。
于是在村子里一家家走,一家家看,自然也喝了不少茶。
景迈山的完全不同于以往喝惯的绿茶与与红茶,这里的茶有太大的野性,可能你一时无法把控,轻易不敢接受,似乎有些重口味。
虽然是满怀期待,却在品位到它的香气之前,先感觉到是苦涩与生疏,一时无措。直到三杯下肚,觉得有股轻气上升,头有些眩晕,舌尖略有发麻,轻呼气,怎么满口含香了。
同行者按着自己能接受的口味与价格同茶农讨价还价,我在一边静静品茶,以前喝普洱不是很多,而且是喝熟茶,这次到了茶农家,最直接的面对山野老茶,完全是品味最赤裸的茶性了。
再给我倒一杯!我要储满我的记忆。
喝的知足,品的畅快,身有虚汗,腿脚轻飘飘,继续村里转,走到了一处寺庙前。
傣族人信奉小乘佛教,每个村子里寺庙,他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茶,但更不能没有信仰,茶与佛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寺庙虽小,但傣族的风情却很浓郁,只是有些看不懂。
我们到的第二个寨子叫“翁基村”,这是一个布朗族的村寨。
布朗族是很接近傣族风俗的一个民族,历史上布朗族头人曾迎娶傣族的公主而成为傣王驸马,所以两个民族走的也很近。在吃、住、穿各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一些民族节日也非常相似。
但在穿戴上布朗族还是明显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女人的服装看出她们的不同,布朗族喜欢鲜艳的头饰,服装上也不单一。
另外布朗族的妇女也喜欢抽土烟,这点我看到的傣族人很少,到是很像佤族。
整个村庄都在一种恬静淡然的氛围中,轻松而缓慢。
翁基村有八十多户人家,每年可产茶叶四万多斤。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里看到了更多的人家在挑拣茶叶,他们得天独厚生存环境,使他们早有了生活的目标和定位。这是祖先的造福,留下了世代可以索取的财富。也有人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也是上帝对他们的厚爱,可惜他们并不信上帝。
现在景迈山古茶林和茶叶经营已经受到了保护,在自然方面不能修建油漆马路破坏环境,房屋建设要按要求来修建保护古建筑,而在茶叶经营上不许山外茶叶进山,品牌与品质不能含糊,这一点管理很严格。
虽然景迈山上的茶叶能够保证原产地出品,但决定茶叶品质的还有季节、采摘时间、炒制工艺等很多原因,真的能造就一壶极品好茶还是不容易的,要多方面优势给予一起才能造就。
所以每到一茶农家品茶,我们都会说:“喝最好的”。
同行者买了很多茶但我没有买。主要这茶不太适合我,我肠胃不好,太野性的茶不敢多喝。
另外普洱生茶也是需要放一放再喝的,最好要放两三年,存放时对环境与温度也是有要求的。普洱茶的茶性与香气是由岁月与经历凝成的,只有到了期限才能最好的释放。
景迈山的茶,配景迈山的水,或许只有在景迈山才能品出其味,我只求这个认识过程。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