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区 > 普洱市26座古茶山之六 振太古茶山
2020年02月01日

普洱市26座古茶山之六 振太古茶山

振太古茶山,若按山系划分,属无量山系西坡茶,现有古茶园约13000亩,呈零星块状分布,大多在村寨边,以粮间种,茶园管理中等,长势强弱不一,主要生产晒青茶。其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振太乡的山街、台头、介牌、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湾村等地。
这一地带,海拔1377至1857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年平均气温16.0至18.4摄氏度,年降水量865至127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和紫色土。其代表植株有小寨村大叶茶和山街村大茶树,即振太大茶树。
振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集镇。20多年前在秀山庄房发掘的新石器石斧,说明振太至少已有5000来年的历史。清雍正十年(公元732年)废巡检改县佐,由勐统移于太和镇,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改草皮街县佐为太和县佐,将原振兴乡与太和镇合并,各取原乡一字而得名振太。
1958年前,振太都归景东所管辖。由于西临临沧,北近大理,特殊的地理优势为振太人在文化交融和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商埠发达,经商历史源远流长。上百年来,振太经商者的足迹远涉东南亚,形成国际闻名、富甲三迤地区的“振太商帮”,众多大商遍及海内外。历史上振太作为茶马大道上的重要驿站,北经景东、大理、迪庆、西碱到印度,南经景谷、普洱、澜沧出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西走临沧出缅甸,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
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振太商业的繁荣,振太成了当时景东南五区和现在镇沅县西部的商品集散流通地,振太的太和土布、兴隆坛罐、茶叶、笋叶帽等商品因马帮而远近闻名。由于资源丰厚,不少外省商贩到振太做生意,集镇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振太也有了“三万人口一万商”的赞誉。有很多人说振太人就避普洱的“犹太人”。
“振太有三宝,一有难搭桥、二有松子林、三有美女千年不老”,这几句话在民间流传已久,被振太人视为骄傲。振太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和重耍驿站,这可以上溯到清朝末年,当时振太是连接省城昆明至缅甸、泰国的重要驿站,马帮经过这里,过难搭桥,一路走蛮铁,过南北江,进耿马勐永,出永德、镇康到达境外;易一路下景谷,过糯扎,再进勐海,出孟连到达境外。险峻的难搭桥屹立于难搭河的刀劈斧削般的悬崖之上,厉经一百二十多年风雨的石拱桥裸露着岁月的痕迹。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0017909_204942651000_2.jpg 
 
 15862492679516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