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区 > 好山好水好普洱——墨江历史名茶:迷帝茶
2020年02月01日

好山好水好普洱——墨江历史名茶:迷帝茶

新抚镇位于墨江县西北部,从县城过去要走106公里。就在这么一个今天看来非常偏远的地方,过去却是茶马古道从宁洱经通关到镇沅与景东的必经之地,藏区的马帮每年都要经过这里来驮茶叶。现在新抚镇政府的驻地塘上街,过去就是一个繁华的古道集市,南来北往的马帮驮来了人气与各种商品,也驮来了墨江的历史名茶——迷帝茶。
迷帝茶原名米地茶,米地为界牌村米地。这界牌村过去是镇沅、新平与墨江三县的交界处(故名界牌),也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有着繁盛的集市。在所有普洱茶之中,乾隆皇帝最爱这来自界牌村米地之茶,曾赐“岁俸京师”匾一块,故此米地茶就变成了迷帝茶,能让尝过世间百味的皇帝都为之倾倒的茶。
品茗
迷帝茶叶边锯齿明显,夜色较深,程墨绿色,芽孢饱满,茶叶条索细嫩显毫,汤黄绿而清亮,苦涩明显,苦显于涩,苦化去较快,回甘快速而持久,茶香中有少许兰香,为普洱茶中的上品佳品。
高山云雾出好茶
据史料记载,墨江新抚乡一带种茶始于明朝神宗时期,距今已400来年。到清代新抚乡一带茶叶生产与贸易已有较大发展,今乡政府所在地当时叫“唐上街”,已是茶马古道的驿站之一,商贾云集。
迷帝茶区的新抚乡属哀牢山系,山高林密,生态保护较好,在山中还有大量野茶山分布。在赵氏老茶园中还立有一个石牌,上书“迷帝茶源”,以示其地位之尊。
迷帝茶作为普洱中的高档茶品,生长环境难以复制。正宗迷帝茶只有在米地、破木、会佘三处。这里海拔1890米,年均气温16℃,相对湿度80%,常年云雾环绕,茶叶生长期长,采摘期短,产量极地但是质量极高。只有这个地方,这种环境产出的茶才是正宗的迷帝茶。也正因为如此,迷帝茶产品的茶多酚氨基酸等有益物质的含量比一般茶产品高。
好茶要讲究喝
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令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冲泡前水烘。
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连续高温的浸泡是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
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321411671293.jpg 
 
 15862492679516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