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大镇是镇沅第一大镇,距县城57千米,土地面积869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8.9℃,年降雨量1300~1700毫米,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在无量山东支脉和西支脉分水河 勐统河河边,东面为无量山东支脉的西坡,西面为无量山西支脉的东坡。该镇山头茶小部分生长在西支脉东坡的里崴山心、多依箐和马台村的山坡上,此处的古茶树大多以分散状生长在山坡梯田的田坎边上,茶地海拔在1690米左右,更多的生长于东支脉西坡的文况村砍盆箐村小组。
砍盆箐山头茶
砍盆箐山头茶位于无量山东支脉的西坡上。从勐大镇至文况村委需沿XJ96县道行车15千米,全程为柏油路面。到村委会后左转前往砍盆箐,全程13千米,道路顺铅田河逆流而上,沿途经半坡小组(袁家村)三家村抵达铅田河的源头,即砍盆箐,道路全为土路,只能容纳辆汽车单向行亍驶,路况极其险峻崎岖,坡陡谷深,沿途森林茂密,植被繁盛,生态良好砍盆箐小组现有常住农户10户,民族为彝族,村民房屋分散在河两边的山坡上。村小组里共有古茶树1000多株,树幅较大的有200多株,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成片的古茶园主要集中在大亮山山脚下,海拔在1630~1800米之间,其余的大多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茶树树龄在100~400年之间,茶树品种均为大叶种。村民对茶园疏于管理,茶树老化比较严重,产量偏低,茶园土壤为红砖壤。
砍盆箐茶叶在当地颇负盛名,由于产量少,茶味好,因此售价比较高。据砍盆箐村小组组长陈斌介绍,陈家从景谷搬至此地后已是第十代人,听家中老人说祖先搬至此地时已有大片古茶园,按一代人约20年计算,陈家搬至此地已经约200年。加上陈家祖先到此地后栽种的茶树,推算该地茶树树龄在100年以上,像这样的古茶树有1000多株,年产古树毛茶约1.5吨。如今砍盆箐人在享受先人所栽古茶树带来的馈赠的同时,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着这里的稀缺资源。
砍盆箐又名砍船箐,据陈家祖上相传,原来由外地进入砍盆箐没有道路可走,陈家的祖先带着一把斧子,从山中砍倒大树,制作成船形的木盆,逆流而上到此地定居,需要出去时又砍倒大树,制作成船形木盆顺水漂流而下,因而得名。文况村除了砍盆箐山头茶外还有三家村的古茶,树龄大小与砍盆箐的茶树相当,也是乔木大叶种,毛茶产量低。三家村小组有农户30户,全为彝族。此外,大五朵小组、文况小组每组约有古茶树地100多亩。邦卡小组、半坡小组、小五朵小组、小平掌小组各有古茶树地约50亩,茶树为乔木大叶种,生长环境、状态与砍盆箐相似。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