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版纳茶区 > 勐海主要普洱茶产区之:南糯山古茶山
2020年02月01日

勐海主要普洱茶产区之:南糯山古茶山

相传,南糯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代南诏时期,南糯茶山—直是布朗族的先民(濮人、濮蛮)在栽培利用茶树。11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迁离南糯山,他们遗留的茶树被随后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据当地僾尼人世代相传,他们从墨江迁来南糯山定居已经有57代了。
千百年来,僾尼人对南糯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南糯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至清代,南糯山茶园面积达15000多亩,每年产干毛茶300多吨,运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再销往海内外。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销路不畅、税赋沉重等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败,同时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峤)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地。其中,南糯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产茶叶经勐海各茶庄收购加厂成各类紧压茶后,经缅、印等国销往西藏,或经缅、泰销往南洋。
1938年,回族商人白孟愚在云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在南糯山创办了“思普茶业试验场”。从省内外聘清批技术人员,开展种茶、制茶试验,设立南糯山种茶场、制茶厂,新辟茶园1100亩,在云南首次从印度购进揉捻机、切茶机、烘干机等制茶机器,收购鲜叶或晒青毛茶,加工成红茶、普洱茶,销往境外。1951年8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在南糯山成立,接管了原南糯种茶场和制茶厂,开展茶叶科学试验研究、利‘技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组织当地僵尼人对原有荒芜茶园进行复垦,迅速恢复了南糯山的茶叶生产。1953年,南糯山茶叶产量恢复到62.5吨,1958年上升到193.1吨。同时,通过培训、示范,使僾尼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系统栽培、植保、加工等茶叶生产实用技术。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茶叶研究所、勐海县茶办等单位在南糯山先后实施了茶叶经济生态村、省茶叶综示区、国家级茶叶星火计划,新建立了密植速成高产茶园5000多亩,至2004年,南糯山村茶叶产量达800多吨,成为云南第一产茶大村,南糯山僾尼人也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syx22.jpg 
 
 1586249267951690.jpg